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现代药学史上的一枝奇葩
作者:曾聪彦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现代药学史
       最近,笔者有幸获得梅全喜主任药师赠予新著《药海撷菁》,便喜读之。虽对他的学术成就早有所闻,但阅读完此书后,还是令我为之一振,原来此前所了解的只不过冰山一角,而此书详细收载了梅全喜主任药师从药20多年来在科研和学术方面的重要成果,许多科研与成果是早前笔者未曾听过的,故认真拜读该书数遍而不倦,有爱不释手之感。尤为重要一点是通过阅读此书还能令人窥见他在学术方面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精神,每次拜读完它都会令我心潮澎湃,不断激励自己前进,并克服一个又一个前进中的困难。本书著者梅全喜生于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省蕲春县,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兼任中药药理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中药师、硕士生导师。自大学时便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毕业至今20多年来发表的专著、学术论文 、科普文章均为同行之最,正是由于梅主任的成就斐然,其本人入选为100位中华当代名医药师之一,而其从药20年来的学术论文也荣幸地被中国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06出版的《中华当代名医》系列丛书收载,并单独成册,列为中华当代名医系列丛书第2卷,定名为《药海撷菁》,副标题为“梅全喜主任中药师从药20年学术论文集”。本书共包括代序、前言、正文三部分。代序部分引用了《健康报》记者黄每裕写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叙述了他的感人事迹;而前言部分则用翔实的语言记录了他自小时的社会家庭背景及曲折的求学经历,再从几次工作调动一直记录到现在成为有非凡学术造诣的医药专家的全过程,事迹感人至深;正文部分则又分三章。第一章详细收录了梅全喜主任药师自大学毕业论文至今的67篇专业论文,其中包括理论探讨、实验研究、艾叶研究、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研究、制剂研究、经验介绍;第二章则是他主编、独著专著介绍及书评;第三章为附录,收载了他发表的109篇论文、9本主编独著、11本参编专著、134篇科普文章及26篇消息、会讯文章的目录。笔者每次阅读此专著后,都会收益良多,感慨万千。
        1  是一部博学识广的产物
       本书为梅全喜主任药师从药以来在医药方面取得各种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内容涉及面极广 ,包括有中药制剂、鉴别、炮制方法、临床应用和新产品开发的研究,也有中药管理、配伍禁忌及古典医藉方面研究。从这可看出他不仅有扎实的药学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在其它相关专业知识上也是非常丰富的学识渊博之人。如他曾对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进行了长期研究,指出了其中所载部分药物在品种、来源、分类、性状、炮制、性味 、功能、应用、禁忌等方面存在重要错误,并撰写《(本草纲目)药物分类补正建议》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种医药期刊上,呼吁同行正确对待和使用这本巨著。为全面总结他在《本草纲目》中的研究的成果,中医古籍出版社于1993-08还出版了由其主编的《本草纲目补正》一书。对于像《本草纲目》这样的古典医藉皆为文言文撰成,文词古奥,义蕴深远,只有精于文理之人,才能探其旨趣,而他对其研究如此透彻,足以说明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扎实的医药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除以上所例外,还有对艾叶、三角草等单味中药和中成药引申应用方面的深入研究,并由此发表了几十篇科研性论文和多本专著。此外,还有一些为他在平时的工作、学习时的体会和经验交流的小文章,如《方解石及石膏的鉴别》《中药煮散不宜提倡》等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总之《药海撷菁》一书不仅是一部学术之作,也是一部实用之品,更是一部读书万卷后诞生的博学识广之产物。
        2  是一部呕心沥血的产物
       每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都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在内因,由《药海撷菁》的出版发行我们可以感受到梅全喜主任药师取得成果并非一朝一夕而来的,而是其每有心得,则记录之,日月积累,并勤恳钻研,反复研讨,不断修正而成的。如对艾叶的研究,因他自小就对艾叶特别有感情,自大学毕业后便着手开始研究它。虽然其间有多次工作调动,但他对艾叶的研究始终未间断过。历经10多年的潜心钻研,最终取得了可喜成绩。其间不仅发表了近20篇的科研论文,还于1999年出版了《艾叶》专著。此外,在《代序》中讲到:“梅全喜当年在编写《中成药引申应用》专著时,正赶上他的孩子出世。白天他要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为了争取时间,常常从早到晚呆在图书馆,午饭就用带去的馒头打发……”。由此可见,《药海撷菁》问世并非短时间内轻而易举能做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说它既闪耀着梅全喜智慧的光芒,也浸透着他前半生的心血。因此,每当阅读《药海撷菁》时,脑海中总会浮现他长年累月挑灯夜读,笔耕不断,孜孜不倦,志在千里的影子。
        3  是现代药学界引以为豪的产物
       当前,在医药行业对于自己所研究的成果出版成书,大凡都是一些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临床医学专家,如全国名中医邓铁涛教授著有《邓铁涛医学文集》、李今庸教授有《古医书研究》等,鲜有专门中药专业出身的药学专家出版学术论文专著,而《药海撷菁》的问世开创了药学专家出版学术论文专著的先河,实为药学同行之先锋,是现代药学界引以为豪的一件喜事,值得庆贺。此外,作为入选的100位中华当代名医(药)之一的梅全喜,还是这百名中华当代名医中仅有的几位药学专家之一。在当今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也越来越细的社会,古时同为一家的医药行业也早已分开为不同专业,就连医学或药学专业内部的专业化也越来越细。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一个人要想在药学领域中全面掌握中西药的制备、应用等知识都是非常困难的,而要从自己的药学专业伸入到临床方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他则以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理,终于使自己能在中华当代百名名医中占有一席,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医药学专家,此乃不仅是其个人和单位的荣耀,更是整个药学界的骄傲。
         4  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产物
       《药海撷菁》不愧为一部纪实之作,所载文章的时间从梅全喜主任药师1982年大学毕业时至今20余年,这个时间跨度粗线条地勾勒了梅主任从事医药学研究的学术轨迹。在笔者看来,这并不只是一本书,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是一个医药专家在医药学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探求真知而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恒心和毅力,反映了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对于他的治学精神,笔者体会很深。2000年,笔者有幸参与了由他主编的《中成药临床新用》一书的编写,当时因有人对中成药新用认识不够,以为《中成药临床新用》就是把有关文献报道的中成药新用或引申应用简单地叠加起来,而他则指出中成药新用必须恪守原则,应在辨证论治的法则指导下,或谨守病机,异病同治;或抓住主药,扬而广之;或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丝丝入扣而进行新用,决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文献报道,应对文献精细扶择。由此可见他对科学研究的严谨学风和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每位认识、了解他的人都会被其思想、行为所感染和影响,以其为楷模,激励自己更加努力上进。笔者以为,《药海撷菁》出版与发行的意义绝非表现为书的本身,它给我们这一代新药人的启示与教育是多方面的,可教育后人如何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进行学术研究,给人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可让后人把它看作是一个行动纲领,催人奋进。如今,他的学术成果早已在医药卫生界家喻户晓了,而其先进事迹也由《健康报》《中国卫生人才》《中国药业》和《现代健康报》等报刊杂志作了报道,《药海撷菁》的问世则是对他前半生业绩具有历史意义的丰碑性总结。虽然他现已是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取得非凡成就的医药专家,但他总是很谦虚地认为自己与优秀同行专家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决心在有生之年更加努力,并将有意在退休之前再出一本这样的论文集著,以记录其后半生的重要科研成果,让我们期待它的问世吧!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