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覃 葆, 曾春晖, 荣玲芝, 谢旭玲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的质量影响。方法比较生品、鲜药醋煮品、醋煮品、醋炙品挥发油含量;急性毒性实验(MTD);抑菌实验测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挥发油含量高低为醋煮品>鲜药醋煮品>生品>醋炙品; MTD 结果显示炮制前后的毒性均较低,相当于60 kg人临床日用量1 000倍;炮制前后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及原产地加工均对广西莪术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广西莪术; 炮制; 挥发油; 急性毒性实验; 最低抑菌浓度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者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 的干燥块茎。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云南,是广西的地道药材。近年来国内外药理学研究及临床研究发现莪术挥发油具有调节免疫、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作用,因而备受关注。《本草纲目》云:“今人多以醋炒或煮熟入药,取其引入血分也。”莪术的现代炮制方法主要以醋煮、醋炙为主。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的影响及急性毒性实验(MTD)、体外抑菌实验等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炮制原理、选择最佳炮制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药材与试剂药品采自广西灵山县,经广西中医学院韦松基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 Lee et C.F.Liang的根茎鲜品。营养琼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80129)。
       1.2 仪器挥发油提取器(上海申立玻璃仪器有限公司);无菌净化工作台(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医疗器械七厂);压力蒸气灭菌器(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电热蒸馏水器(北京市医疗设备厂);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1.3 动物清洁级体重18~22 g小鼠,雌雄各半,购于广西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
       1.4 菌种及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1)、大肠杆菌(ATCC2592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2210)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菌种经血平板培养分离16~24 h后,挑选数个菌落置于生理盐水管中,校正浓度至0.5麦氏标准。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2.1.1 样品的制备
       生品:取干净的鲜品莪术,置煮制容器内,加水浸没药面,煮至内无白芯时取出,干燥(此为原产地加工常用方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生品原药材,另一部分大小分档,洗净,水浸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作为生品(饮片)。
       鲜药醋煮品:取干净的鲜品莪术,置煮制容器内,加入定量的米醋与适量水浸没药面,煮至醋液被吸尽,内无白芯时,取出,稍晾,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每100 kg莪术用米醋20 kg。
       醋煮品:取生品原药材置煮制容器内,加米醋及适量水浸没,用文火煮至醋汁被吸尽,内无白芯时,取出,稍晾,切薄片,干燥。每100 kg莪术用米醋20 kg。
       醋炙品:取生品(饮片),加定量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略带焦斑时,取出,放凉。每100 kg莪术用米醋20 kg。
       2.1.2 测定方法分别取上述样品粉碎,过2号筛;称取各100 g,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挥发油测定法操作。
       2.1.3 各样品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结果见表1。表1 广西莪术不同炮制方法挥发油含量
       2.2 急性毒性实验
       2.2.1 药液的制备分别取生品、醋煮品、醋炙品加水10倍,浸泡30 min,煮沸1 h,过滤,再加水10倍煮沸1 h, 过滤,合并滤液,水浴浓缩至4 g/ml ,入冰箱保鲜备用。
       2.2.2 预实验取清洁级体重18~22 g小鼠30只,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12 h ,分为3组, 用生品、醋煮品、醋炙品水煎浓缩液(4 g/ml) ,最大剂量(0.4 ml/ 10 g)1次灌胃,连续观察7 d ,记录期间小鼠死亡数和一般情况,若死亡数≥30 % ,则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各组小鼠无一死亡,故测不出LD50。改为测定最大耐受量(MTD) 。
       2.2.3 MTD测定取清洁级体重18~22 g小鼠60只,禁食不禁水12 h,根据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成3组,雌雄各半。同上灌胃,1次给药,连续观察14 d,详细记录动物反应情况和死亡情况。
       2.2.4 实验结果各组给药后均出现自主活动减少、静卧不动、尾部静脉渐发黑,15 min后开始活动,进食。2 h后生品和醋煮品多数小鼠活动恢复正常,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惊厥、抽搐。醋炙品个别发生惊厥、抽搐、扭体反应等,显示毒性稍大迹象,但由于已经是最大浓度,所以测不出LD50。14 d内小鼠全部存活,在7 d和14 d称量小鼠体重,都有明显的增加,生长情况良好。14 d后处死动物并解剖,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外观未见异常改变。
       实验表明,小鼠生品、醋煮品、醋炙品最大耐受量分别为1 000 g/(kg·d)。莪术临床用量为10 g/d,按小鼠平均体质量22 g计算,相当于体重为60 kg的人临床日用量的1 000倍。
       2.3 抗菌实验
       2.3.1 挥发油药液的配制分别取生品、醋煮品、醋炙品挥发油0.5 ml加吐温-80 0.5 ml搅拌溶解使其成乳状,然后加蒸馏水配成10 ml溶液。按倍比稀释法用蒸馏水稀释成 1∶1,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等10组(实验前配制)
       2.3.2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实验方法取1.5 ml的稀释药液放入到13.5 ml的琼脂中,混匀,倒入9 cm的无菌平板中,凝固后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7℃培养24 h,观察结果。
       2.3.3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实验方法取1.5 ml的稀释药液放入到13.5ml的血琼脂中,混匀,倒入9 cm的无菌平板中,凝固后接种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7℃培养24 h,观察结果。
       2.3.4 实验结果各样品抗菌结果见表2。
       3 讨论
       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云南,是广西的地道药材。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为主产地, 据灵山县农业招商项目介绍,全县莪术种植面积达2 000 ha,年产量3 800 t,已成为广西最大的莪术种植基地。本实验表明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挥发油含量有影响,含量高低依次为醋煮品>鲜药醋煮品>生品>醋炙品。这与刘洋等[1]报道生品挥发油含量高于几种炮制品的结果不一致。另有报道,莪术原产地加工传统上用煮或蒸透心后干燥,与直接干燥品比较挥发油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直接干燥时间较长且易发霉变质[2]。实验表明鲜药醋煮品挥发油含量较高,方法简便易行,故建议在原产地加工时直接用醋煮或醋蒸,避免以后再次加热炮制挥发油受损失。表2 广西莪术不同炮制方法挥发油的抗菌结果(MIC)mg·ml-1
       本实验表明广西莪术炮制前后毒性均很小,MTD相当于体重为60 kg的人临床日用量的1 000倍。醋炙品显示毒性稍大迹象,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辛德莉等[3]报道莪术油对肺炎支原体地方珠有抑制作用,也有报道[4]莪术油在体外对临床常见6种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显示,广西莪术炮制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生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稍强于两种炮制品,醋煮品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作用较醋炙品强,更显著强于生品。
       【参考文献】
           [1] 刘 洋, 彭文进.不同炮制方法对莪术挥发油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0,6(3):36.
       
       [2] 焦文旭,谢成科.姜黄、莪术、郁金类药材的采收加工[J].陕西中医,1990,11(7):327.
       
       [3] 辛德莉,侯安存,李 靖.中药莪术油对肺炎支原体地方株的体外抑制实验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3,2(4):228.
       
       [4] 魏玉平,骆志成.莪术挥发油体外抗念珠菌活性研究[J].中国麻风病杂志,2005,21(7):524.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