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35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作者:刘 泰, 刘永辉, 何乾超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3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35例、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颅内血肿容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2.86%,对照组显效率39.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6)。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颅内血肿容积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舒血宁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致残率高,其患病人数约占所有脑卒中病人的10%~20%。现将我科近年来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07-08~2008-12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3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血液病所致的脑出血、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脑瘤等出血病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5人,其中男20人,女15人;平均年龄(63.44±7.38)岁;额叶出血6例、颞叶出血5例、基底节出血24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71±9.89)分,血肿容积(31.26±9.03) ml。对照组38人,其中男24人,女14人;平均年龄(62.30±8.56)岁;额叶出血5例、颞叶出血6例、基底节出血27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7.27±10.18)分,血肿容积(32.85±9.82) ml。两组在性别(χ2=0.290,P=0.589)、年龄(t=0.413,P=0.681)、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0.612,P=0.542),血肿容积(t=0.718,P=0.475)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控制高血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处理并发症及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由银杏叶提取而成的灭菌水溶液,2 ml/支,折合银杏叶提取物为7.0 mg,含总黄酮醇苷1.68 mg;含银杏内酯0.28 mg,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临床疗效判断: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下;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包括死亡。显效率(%)=(基本痊愈例+显著进步例)/总例数×100%,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显著进步例+进步例)/总例数×100%。
       1.4 血肿容积测量于治疗前行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14d后再次复查, 以多田氏公示计算血肿容积:血肿容积=л/6×长×宽×高。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建库并分析。统计描述:连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描述,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差异显著性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如表1所示。两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5,P=0.221),但显效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46)。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2)。治疗前后比较,每个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为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2。表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
       2.3 两组血肿容积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血肿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治疗前后比较,每个组治疗前、后血肿容积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为治疗后血肿容积小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血肿容积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8),治疗组血肿容积小于对照组。见表3。表3 两组血肿容积比较(±s )
       *P<0.05,**P<0.01
       3 讨论
       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是血管壁的变化,无凝血机制的障碍,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脑内小动脉变性及动脉瘤,在血压骤升时,由于血管壁的脆弱而破裂,形成局部血肿。脑内血肿破坏脑组织的机制复杂[1]:血肿不但通过占位效应挤压使组织和细胞产生机械性损伤,还直接压迫周围脑组织使血管床变小,并可引起的继发性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结构的损伤。而且,血肿释放的凝血酶,血红蛋白,红细胞代谢产物等活性物质,可引起局部脑水肿,引起代谢紊乱,甚至神经细胞缺血坏死,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因此,必须尽快使用药物促进血肿吸收,解除脑血肿所致的压迫,以减轻神经及组织变性坏死。但目前尚未发现理想的清除颅内血肿的西药,故探索中医中药治疗脑血肿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清·唐容川《血证论》说:“既是离经之血,虽是清血鲜血,亦是瘀血。”“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生化之机,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瘀血不去,则出血不止,新血不生。”脑出血应属中医之血证,是由于气血逆乱,脉络破损,血溢脉外,为脑中“离经之血”,可以说瘀血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之始终,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引起的清窍闭塞、半身不遂等症状,均是由瘀血所引起,均符合中医学所谓的“离经之血便是瘀”,故应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为要[2]。舒血宁注射液由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子精制而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总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A。黄酮类化学成分能扩张冠状血管,改善脏器血液循环及末梢微循环;内酯类化学成分具有很强的PAF受体阻断作用,抑制PAF活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微血栓形成。银杏叶提取物还是一个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它易与·OH反应,也能和2,2-二苯苦味酰偕腙肼基和阿霉酰基反应;能减低由自由基诱发的通过脂过氧化而产生的NADPH-Fe3+;从而可以防治细胞过氧化,发挥脑保护作用,使其血肿吸收加快,缺血半暗带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临床用于治疗多种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容积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而治疗1个疗程后,舒血宁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神经功能改善水平以及血肿消除程度都好于对照组,提示舒血宁注射液能明显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改善神经功能,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林小娟,王梅平,刘钦华.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2003,16(1):37.
       
       [2] 尚雨露,孙 鸣,彭昌鼎.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法的必要性[J]. 河北中医,2008,30(6):60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