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密斋学术思想研究的意义
作者:文颖娟 ,潘桂娟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从整理医学大家学术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作用,明代在中医学发展的特殊时期,有关万密斋现代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万密斋学说可能的前景四方面探讨了再度研究万密斋学术思想的意义。
【关键词】 万密斋; 学术思想; 研究
万密斋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临证医学家,一生著书颇丰,其有关儿科、妇科、伤寒、温病、养生等方面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临床医学影响广泛,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继续研究其学术思想,为当今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 整理医家的学术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必要途径
中医学是在前辈医家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总结中得以奠基与发展的,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历史发展至以现代医学为主导的今天,要研究中医学都绕不开对历史上诸多医学大家学术思想的研究,而其学术思想都以其学术著作为载体而传承至今,那么它为何会传承至今?他们是如何在其前代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而在这个突出学术创新的时代我们再度回顾他们的发展轨迹,又有什么新的启示呢?他们的学术在当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今天的中医学发展以及中医临床又有什么好的启示呢?而这些又集中在这些大家的著作中,所以我们有必要再度回归到这些著作中去,探求诸多的疑问,以求充实中医学的理论框架。
2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学术渊源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同时著书立说很活跃,医学著作大量面世,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且印刷术的发展对医家著作的流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明代理学的兴盛所带来的“格物致知”的治学思想,使这个时代的学术著作较前更加的深入与细致,影响及医学领域就是中医著作有关临床的分科更加明显,而有关理论的探索亦更加深入、透彻。
3 万密斋在中医学方面成就辉煌,学术思想特色鲜明
明代医家辈出,尤其是临床著作较多,而在儿科、妇科以及养生方面则首推万密斋。
在儿科方面,万密斋的《全幼心鉴》《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等儿科专著,继承了钱乙之说,更强调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治疗重视调补脾胃,参照李东垣脾胃学说,除药物外,还注意推拿手法,且强调注重小儿的德行培养,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对今天的小儿教育也是很好的启发。在妇科方面,万密斋针对体质以及个性特点来调经用药,而对女性的经、孕、胎、产也有详尽的论述,在调理月经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而现今的月经病颇多,尤其是一些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更包括一些工作压力较大的职业女性,甚至是追求美容而又月经不调者等等,而这些常常仅通过单纯的西药无法调理,且常有较大的副作用,所以再度研究万密斋有关妇科的调经理论以及临床用药,对于今天突出中医特色又经济实惠地解决患者病痛会有很实际的作用;对于孕期妇女,万密斋在注重母体的营养同时,更注重女性德行、心理调养,与今天过多强调孕妇的身体、胎儿的营养,而忽视母体及胎儿的心性培养的认识相比,此种认识虽隔几百年而弥足珍贵;同时对于产后保养及相关病症也有详尽的描述。
在养生方面,万密斋更注重的是“和”,既保持人的欲望而又不纵欲,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态而又不至于耗伤精力,才可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此观点不仅仅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补益,对于一个人的工作创新也是大有裨益的。现今社会竞争激烈,需要养生的不仅仅是达官贵人,从养生的层面讲,包括身体也包括心理;从涉及的人来讲,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社会各层甚至包括对幼儿园孩子的培养,而万密斋在他的《养生四要》《广嗣纪要》中都有详尽的论述,所以研究它的专著对于今天要身心健康生活的人们很有必要。
《广嗣纪要》中,万密斋探讨了保证子孙传承男女双方所要采取的必要的修身养性之道,同时对影响生育的男女生殖器畸形、损伤,以及妊娠等作了记述。
万密斋除了在以上三方面有独到见解外,在经典著作的研究上也有自己的体会,如他以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突出强调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倡导伤寒六经即全身相应脏腑病变的反应,而非以往的注解认为六经仅仅是经脉病变, 这种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今天学术创新的思路也有很好的启发;在温病的认识上,万密斋提出温病多为感受疫疠之气,且此邪气多为火、湿之邪胶结而成,同时他认为温病的传变是从口而入肺再至心,此与后世叶天士提出的温病传变途径如出一辙,而有关温病的治疗在其著作《痘疹心法》中又有集中体现,这种既有理论创新又有临床积淀的成就值得我们再度研究。
综上所述,对万密斋学术的总结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性,其中既有中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临床用药的需要,甚至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4 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
在中国知网搜索目前(1998~2008的期刊)有关万密斋的研究资料,有代表性的共计36篇,其中多篇注重于其儿科著作《幼科发挥》等的研究,探讨有关小儿常见疾病的治疗甚至保健,其中也提到了小儿的心理辅导方法,如唐彦[2]认为万密斋著作中所包含的小儿心身医学内容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其相关论点和思想为现今认识和诊治小儿心身疾病启发了新的思想;而《育婴家秘》《片玉心书》等儿科专著也有所涉及,如李江全[3]研究万密斋著作认为其“预养、胎养、蓐养、鞠养”的学术思想,对现代幼儿保健有深远影响;高桂奇[4]研究万密斋著作认为其对于儿科病症强调调脾胃,且应从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几方面并取,取中和之道;丁峰[5]研究万密斋儿科著作认为其对小儿痢疾的治疗,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证治兼治等都有详尽的记载,对今天的儿科临床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丁东婧[6]研究《幼科指南心法》认为,万密斋对泄泻的辨证论治与临床紧密联系,对现在临床治疗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集中于万密斋在妇科方面的著作研究,如对《万氏女科》研究,着重于万密斋在妇科方面的系统治疗,包括对妇科疾病理、法、方、药的整理与总结,如郭海峰、徐小玉[7]研究《万氏女科》调经章,认为女性可以按形体有肥胖消瘦之分、性情有急躁温和之别、经水有紫色淡色之差、腹痛有经前经后之异等加以分类;治疗总以补气血理气滞为主,兼顾它法;方药则多以二陈、四君、四物为主,以其兼见症候不同而加减变化,使学者易于掌握;傅沛藩、姚昌绶等[8]研究万密斋著作有关妇科的学术思想,总结为:调经注重情志、体质与痰湿,主以理气补心脾;妊娠强调择时、优生与养胎,主以清热益脾胃;产后分辨虚实、败血与聚散,主以行滞补气血;李成年[9]研究万密斋妇科学术思想认为,万密斋对月经病的病因、辨证、治疗等方面都有全面的认识,同时临床用药还结合病人的性格特点。也有着眼于万密斋在养生方面的贡献,有关的著作包括《养生四要》《广嗣纪要》,注重于总结其在养生方面的观点阐述,如郭海英[10]总结研究万密斋养生学术思想:预防重于治疗,寡欲为养生第一要义,养生的关键在于静心,顺应四时保养生命,综合调理中突出食养。林飞[11]研究《广嗣纪要》认为万密斋所强调的孕育胎儿是有一定规律的,必须是男女双方都有健康的心态及身体,对于妊娠与胎儿的养护也有一定的论述;李成年[12]研究万密斋《养生四要》,认为如下养生观:节食寡欲,固护脾肾;动静适度,调节情志;顺应天地四时,以养脏腑形体;防病却疾,中病即止。此四要对现代人们生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现代人们的养生保健提出了务实的要求,为现代人的健康长寿提出了具体的方法。而针对内科杂症专著《保命歌括》的内容也有所涉及,但占的比重较少,如武辉[13]研究《保命歌括》35卷内容认为其涉及临床各科,对五官科疾病虽无专卷专论,但散见于其中的五官科论治思想,如重视染病途径和预防措施、血证的辨证论治及多途径用药等值得借鉴吸收。
综观以上有关万密斋著作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万密斋著作所渗透的观点以及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在现今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我们展开此课题研究的一方面原因;但另一方面,目前有关万密斋学术研究的内容又有些少,而有关的研究也只是涉及了冰山的一角,如对于万密斋在妇科方面的研究,有的注重于对其妇科治疗的笼统总结,罗列其在妇科方面的诸多学术思想;有的以其在妇科某一方面的治疗为切入点,如探讨其在调经方面的学术思想等。虽然对其在儿科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多,但也未完全反映万密斋在儿科的贡献,多从儿科一些疾病入手如探讨其在泄泻方面的治疗情况等等。而有关养生的研究亦是如此,多笼统介绍万密斋在养生方面的学术思想,对于一些如根据人自身特点的养生方法甚至用药等较少涉及。同时对万密斋在经典著作如《伤寒杂病论》等的再认识所体现出的观点研究较少。所以,上述分析说明,一方面研究的资料较少且不系统,我们有必要再度细致梳理万密斋有关学术著作,对其在妇科、儿科、养生、杂病等等方面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总结、归纳,以现代的语言重新阐述其学术思想。虽然目前有人也对此作了研究,如傅沛藩等所整理的“万密斋医学学术思想研究”,从万密斋生平、著述及版本、学术思想(包括在儿科、妇科、伤寒学、温病学、养生)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的点已很全面,但有失深入,并不能真正反映万密斋学术思想的全貌,故此,我们拟以傅沛藩、姚昌綬、王晓萍主编的《万密斋医学全书》为蓝本,对其学术著作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现代社会相关的诸多方面有所贡献。
5 再次研究的前景展望
我们拟对万密斋有关的学术著作进行广泛的涉猎,包括万密斋的10部著作:《养生四要》《保命歌括》《伤寒摘锦》《广嗣纪要》《万氏女科》《片玉心书》《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痘疹》《痘疹心法》进行系统研读,以现代语言对其进行一定的诠释与解读,形成一种便于被现代人应用的著作形式。首先对其著作进行一定的梳理,按其学术重点将著作分成几大部分,分别进行整理研究,以其在养生、儿科、妇科三方面的主要成就为切入点,以期有以下的成就:
在儿科方面,形成其有关儿科的系统性资料,包括万密斋有关儿科从孕育期的保养到幼儿期的抚养与护理,甚至相关疾病的防治等,为今天的家长及儿科临床,提供一定的有关儿童身心治疗及护理的有意义的借鉴。
在妇科方面,形成妇科的系统资料,涵盖其对于女性从调经到受孕、产后、哺乳甚至相关疾病的治疗,以及整个有关女性特有的心理及身体调理等内容,为今天女性疾病的治疗及身心的调理提供较新的视角。
在养生方面,对其中涉及的养生理论进行阐述进而形成其关于养生的系统知识等,以便于现代人们的理解与使用,并对养生所涉及的相关方药进行所针对的病机的配伍分析,以期为今天普通人们的养生提供可供操作的方式及方法。
而通过对万密斋学术思想的研究,一方面对于继承祖国医学遗产会做出一定的铺垫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对妇科、儿科、养生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如对万密斋有关妇科的研究,尤其是对有关女性养生思想的整理,会对现代女性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而当下的孩子从孕育开始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伴随着其生长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单个家庭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焦点,那么怎样轻松地育儿又能保证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儿科世家万密斋的有关思想会给我们以全新的认识以及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在温饱已经基本解决的今天,身心的健康备受关注,尤其是高节奏、强压力的现代生活,人们的心态调养更显重要,而万密斋有关养生的特色思想,会给我们以可供操作的模式与方法。且万密斋不囿于传统、注重创新的学术风格,对于强调创新、强调开发的今天,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沛藩,姚昌绶,王晓萍.万密斋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唐彦.万密斋对小儿心身医学的论述和贡献[J].北京中医,2007,26(6):344.
[3]李江全.明代医家万密斋预养、胎教及婴幼儿保健学术思想探析[J].甘肃中医,2003,16(11):4.
[4]高桂奇.万密斋《幼科发挥》重视脾胃思想述略[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3(4):293.
[5]丁峰.浅谈万密斋对小儿痢疾的证治[J].福建中医药,2008,39(3):58.
[6]丁东婧.浅谈万密斋对泄泻的诊疗方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4):10.
[7]郭海峰,徐小玉.《万氏妇人科》调经阐微[J].中医药导报,2007,13(4):10.
[8]傅沛藩,姚昌绶,王晓萍.万密斋儿科妇科学术思想初探[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2):6.
[9]李成年.万密斋妇科学术思想浅谈[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5):296.
[10]郭海英.万密斋养生思想探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6):559.
[11]林飞.《广嗣纪要》内容及学术思想简述[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8):36.
[12]李成年.略论万密斋养生观的现代意义[J].河南中医,2006,26(7):29.
[13]武辉.《保命歌括》五官科论治思想举隅[J].中医研究,2003,1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