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现代医学探秘
作者:苏清华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 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于静息睡眠中,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主症较轻,头痛头晕多不显著的一类中风。方法通过现代医学的深入研究就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系的生理、病理、药理、治疗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对实验动物如鼠按照生理、病理、药理造成相应的模型进行动态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或死亡是可控的。结论中医与现代医学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脑梗塞)在疾病的认识上是一致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是有明显的效果的,是有理可寻的。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中风; 发病机制; 中医治疗; 现代医学探秘
       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发病于静息睡眠中,表现为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主症较轻,头痛头晕多不显著的一类中风。现代医学称为急性脑梗塞。其现代医学探秘如下。
       1 发病机制探秘
       1.1 生理探秘赵瑞波[1]观察局部亚低温能否延长脑梗塞治疗时间窗,并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两个缺血组各分为5个亚组:分别缺血2,3,6,8,12 h再灌注4 h后处死,其中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 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用TTC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脑梗塞体积;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p65及其mRNA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各组的脑梗塞体积分别为(57.39±37.62)mm3、(74.09±61.00)mm3、(81.26±25.46)mm3、(87.43±54.81)mm3和(111.10±43.67)mm3,与常温组比较,脑梗塞体积分别减少了63%,55%,56%,70%和63%;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组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常温组(P<0.05或P<0.01);亚低温组半暗带NF-κBp65表达明显下降,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近20年来的研究着眼于通过血管和细胞机制来减轻组织损伤,研究血管系统与大脑细胞之间如何相互通讯。基于对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认识,形成了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的概念。这一新的研究焦点为中风的研究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叶峻嵘等探讨了脑出血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分析后认为脑出血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和平衡失调,病情越重,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和平衡失调越明显[3],别晓东等[4]研究认为,脑血管病发生与体内自由基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自由基攻击细胞膜结构,造成神经细胞质膜和亚细胞膜破坏,微血管损伤,线粒体功能衰竭和蛋白降解加速等,从而使细胞功能丧失。西方学者认为肥胖为脑血管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1.2 病理探秘杨嘉珍[5]探讨了葛根素对大鼠缺血性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HSP70蛋白、Fas蛋白表达水平、神经细胞死亡情况等指标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闭夹大脑中动脉制作局部特定区域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闭夹和重新开放大脑中动脉引起再灌注损伤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在损伤前给予葛根素进行干预。对实验标本作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HSP70和Fas表达情况,光镜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结果:①在急性脑缺血期,葛根素干预组的HSP70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单纯缺血组(P<0.01),两组间Fas表达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干预组的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少于单纯缺血组,葛根素干预暴露因素与神经细胞死亡呈显著负相关(P<0.01)。②在脑缺血再灌注期,葛根素保护组的HSP70蛋白表达明显强于非保护组(P<0.01),而Fas蛋白表达明显弱于非保护组(P<0.01),葛根素保护组的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少于非保护组,葛根素干预暴露因素与神经细胞死亡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葛根素对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细胞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对急性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通过上调HSP70蛋白的表达而实现的,而与Fas蛋白的表达相。
       1.3 药理探秘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素、大豆苷等。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葛根总黄酮及其单体成分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6],益气活血化瘀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抗组织缺氧,缓解动脉痉挛,对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在宏观上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积分[7],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证候,提高患者的肌力,恢复患者语言功能[8]。益气活血化瘀法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具有脑保护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其主要机理可能是通过益气改善血管顺应性,使血流速度增快,增加微循环血管开放数目,通过活血,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血液高黏状态,从而减轻脑血管微循环障碍,改善脑组织灌注量,减缓缺血区神经元损害[9]。益气活血化瘀法影响NSE水平与脑保护作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糖酵解代谢酶。其同工酶rr型特异地分布于神经细胞内的分泌细胞内,故称NSE。Borone等发现,缺血后血浆中NSE显著上升,因血细胞NSE的含量比脑至少低30倍,故血中NSE水平的升高反映了神经系统损伤。Wundelich等动态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NSE水平,发现NSE与脑梗死范围及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认为NSE是早期判断急性脑梗塞的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10]。研究表明,脑梗塞患者在发病7 d内血清中NSE含量明显高于非脑梗塞患者,NSE含量逐渐下降趋势与病情控制和机体吸收有关。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11],有保护和维持具备正常功能的线粒体,增加线粒体在胞质的代谢面积并加强物质代谢,显著改善缺血、缺氧时的脑组织水肿,增加头部血流量[12],抑制脑缺血、缺氧后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 ,调节神经细胞及细胞膜的功能活动;另外,黄芪可减少缺血、缺氧血管内皮细胞次嘌呤的产生,减轻脑水肿及血管狭窄,从而保护血管的正常功能[13]。
       2 治疗探秘
       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脑灌注即血流重建,阻止血栓扩展,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改善脑循环,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保护脑组织,减轻再灌注损伤[14]。李建生[15]比较脑脉通联合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抑作用及其对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为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溶栓组(简称溶栓组)、脑脉通组、脑脉通+尿激酶溶栓组(简称联合组)。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分别于缺血后3,6,9 h经导管由区域动脉进行溶栓。动脉给药后24 h,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变化;测定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caspase-3和bcl-2表达变化。结果各模型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均较假手术组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溶栓组、联合组各时间点bax和caspase-3表达减弱、bcl-2表达上调;各组6 h和9 h较其3 h 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除脑脉通组外各组9 h较6 h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减弱;联合组较单一用药组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6 h和9 h组bax及caspase-3表达减弱、bcl-2增强。结论:近20年来,对缺血性中风发生后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导致神经元死亡的原因以及使神经元抵御死亡的策略。应用溶栓药物的临床经验已经证明早期的再灌注能够改善缺血症状。研究显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后脑血流及血脑屏障具有显著保护作用[16],能缩小脑梗塞范围[17],灯盏细辛可显著增加脑血流量,抑制红细胞聚集,具有较强的抑制血管内凝血和促进纤溶活性的功能,可迅速溶解微血栓,改善梗塞区的血氧供应,防止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凋亡[18],抑制蛋白激酶C(PKC),进而抑制细胞外Ca离子内流,阻止线粒体Na-K-ATP酶Ca-ATP酶及Mg-ATP酶的活性下降。用可以改善梗死周围循环,减低其压力,同时还可减轻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及细胞器,减轻再灌注损伤,抢救处于低灌注状态梗死边缘区脑组织即“缺血半暗带”[19]。灯盏细辛注射液抑制缺血再灌流时蛋白激激酶C(PKC)的激活,减少PKC激活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血管收缩、细胞骨架成分降解,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显著减少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缓缺血区神经元损害[20]。林平[21]研究了镁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在早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脑脉通颗粒为治疗急性脑梗塞经验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22]。苏红梅[23]观察了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表明: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急性期使用奥扎格雷钠能较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远期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24]。传统疗法联合中药加微量元素治疗脑梗塞疗效满意 [25]。
       中风临床中社会因素的思考、中风病人心理状态的调理是临床实践中的重点领域[26]。中医与现代医学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脑梗塞)在疾病的认识上是一致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是有明显的效果的,是有理可寻的。
       【参考文献】
          [1] 赵瑞波,张玉华,李宗敏,等. 亚低温延长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及其机制[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6:584.
       
       [2] 高 梅,刘 睿, 杜冠华. 缺血性中风治疗新策略——靶向神经血管单元[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8,7:813.
       
       [3] 叶峻嵘,唐玉兰. 脑出血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和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 2005,3:401.
       
       [4] 别晓东,张国平,刘 华,等.养阴益气通络方加减合用西药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 2005,3:312.
       
       [5] 杨嘉珍,潘洪平,莫祥兰,等 葛根素对实验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保护作用的细胞分子机理研究[J].广西医学, 2006,1:96.
       
       [6] 潘洪平.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 2003,10:1215.
       
       [7] 王泳初,王 锐.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0):42.
       
       [8] 张宁兴.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研究概况[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3,1(5)292.
       
       [9] 刘云霞,杨建华,梁丽贞,等. 益气活血活血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0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3):180.
       
       [10] 王雪松,阮旭中,刘买利.灯盏花素对缺血再灌注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02,24(12):947.
       
       [11] 肖粉玲,闫圣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J].临床荟萃,2001,16(14):654.
       
       [12] 王晓峰,李栓德,杨喜民,等.应用黄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1):38.
       
       [13] 邱永明,田 鑫,罗其中,等.黄芪对创伤性窒息脑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4):195.
       
       [14] 李 忠.缺血性脑血管病,第3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15] 李建生,王 冬,刘敬霞,等.脑脉通联合溶栓对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 2007,29(1):14.
       
       [16] 唐宗椿,杨喜民,李栓德,等.黄芪对急性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4):232.
       
       [17] 陈春富,贾海燕,吕伟等H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时间效应的观察[J].临床荟萃,2002,17(9):534.
       
       [18] 陈康宁,董为伟H灯盏花对脑缺血神经凋亡的防治作用[J].中国临床神经科杂志,2000,8(1):5.
       
       [19] 王 跃,灯盏花素针治疗急性脑梗塞26例——附川芎嗪针治疗26例对照[J].浙江中医杂志,2002,11(17):1645.
       
       [20] 秦 震,孙国华,张福林,等.黄芪干预大鼠实验性脑梗塞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0,16(6):367.
       
       [21] 林 平. 镁对急性脑梗死早期恢复的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2):242.
       
       [22] 李建生,郭明冬. 脑脉通颗粒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9:514.
       
       [23] 苏红梅.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6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 2007,5:434.
       
       [24] 徐辉霞.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 2006,11:605.
       
       [25] 李清亚,张 松,祝 扬,等.中药联合微量元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 2007,(11):583.
       
       [26] 盖国忠.中风诊疗纵横谈[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7,(8):19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