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牛磺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
作者:郝洪,王卫娜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58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L-蛋氨酸饮食方法建立兔HHcy血症模型,补充牛磺酸,以正常家兔为对照,分别于实验0,4,8周检测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通过血管超声观察腹主动脉血管病理变化。结果蛋氨酸组第4,8周时血清Hcy、 MDA、TG、TC、ET、TXB2含量显著高于同期NC组(P<0.01或 P<0.05),而NO含量、SOD活力则明显降低(P<0.01);牛磺酸组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DA、TG、TC、ET、TXB2含量则显著低于蛋氨酸组(P<0.01),而NO,SOD比蛋氨酸组显著增高(P<0.01)。血管超声观察,蛋氨酸组腹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弹力纤维断裂、排列紊乱、有斑块形成;牛磺酸组则与N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牛磺酸具有拮抗Hcy诱导的损伤效应,有延缓或阻止AS 形成作用。
       【关键词】  牛磺酸; 家兔;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对HHcy的防治多集中在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6、B12方面,而牛磺酸(Taurine,Tau)对HHcy的作用少有报道。本文采用高蛋氨酸饮食建立兔HHcy动物模型,观察HHcy致AS形成机制;并分析牛磺酸对HHcy引起AS病理过程的干预效果,为HHcy的防治,延缓或阻止AS的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开辟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筛选健康雄性家兔40只(由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动物中心提供),月龄3~5个月,体质量在1.5~2.0 kg,以标准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1.2   HHcy模型的制备 
       动物饲料按每只100 g/d计算,分笼饲养,自由饮水。 对照组(NC,喂标准饲料)、蛋氨酸组(Met组,喂蛋氨酸饲料:即标饲+2%蛋氨酸制成)、牛磺酸组(Tau组,蛋氨酸饲料+牛磺酸0.3 g/kg·d灌服)。对照组和蛋氨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喂饲8周。L-蛋氨酸、牛磺酸分别购自张家港市华昌药业和上海伯奥生物科技公司。
       1.3   生化指标检测分别于第0,4,8周末时,自兔耳缘静脉采血2ml,离心后在TOSHIBA生产TBA-120FR生化分析仪上,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含量,MDA、SOD用比色法测定,TG、TC用酶法测定,NO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TXB2用酶免法测定。Hcy、MDA、SOD、TC用试剂盒由北京九强和南京建成公司提供。
       1.4   血管超声检查应用美国GE Lg-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血管探头频率为4~10 MHz,分别于第4,8周末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测量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舒张末期内径(Dd)、收缩末期内径(Ds)和腹主动脉血流峰值(Vp)。同时观察血管内膜光滑程度、有无粥样斑块形成。
       1.5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用±s表示,并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差异用t检验判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家兔血浆Hcy含量变化Met组在第4,8周末时Hcy均显著高于同期NC(P<0.01 ),Tau组两时段Hcy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但与Met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1  各组家兔血浆Hcy含量比较(略)
       2.2   各组家兔血清TC、TG、MDA、SOD 含量变化Met组与NC组同期比较,血清TG、TC、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随着时间延长Met组TG、TC、MDA含量继续升高。Tau 干预组与Met组同期比较TG、TC、MDA含量显著下降,SOD活力升高。见表2。表2  各组家兔血清TG、TC、MDA、SOD含量比较(略)
       2.3   各组家兔血清NO、ET、TXB2含量变化实验8周时,Met组血清NO含量显著低于与NC组(P<0.05),ET、TXB2显著升高(P<0.05及P<0.01),Tau干预组NO含量显著高于Met组(P<0.01),而ET、TXB2明显低于Met组(P<0.01)。见表3。表3  实验8周各组家兔NO、ET、TXB2 含量比较(略)
       2.4   各组家兔腹主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实验4周时,NC组血管内膜线细、光滑、连续性好;Met组血管内膜欠光滑,边缘不整齐,有中等偏低回声团块(即软斑形成);Tau干预组无明显改变。8周末,Met组血管IMT明显增厚(P<0.01),有偏强回声团,斑块边界不清,Vp 显著增快(P<0.01)。Tau组与Met组比较IMT显著减小,Vp 显著减慢(P<0.05)。
       3  讨论
       
   
       牛磺酸是一种含磺酸基的自由氨基酸,近年研究发现[2],牛磺酸具有维持渗透压、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生物学效应。本研究Tau组家兔血清MDA、ET、TXB2含量显著低于Met组,NO含量、SOD活力明显升高,而Hcy含量显著高于NC组但
       与Met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超声及组织学观察,血管内膜光滑,IMT比Met组显著变薄,Vp 显著减慢,与N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牛磺酸不仅抑制Hcy诱导的氧自由基生成[3]和脂质过氧化,降低MDA含量,增加的SOD活力,拮抗Hcy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还可上调NO含量,降低ET、TXB2水平,从而起到舒张血管,保护内皮细胞。牛磺酸作为Hcy的生物拮抗剂,可不通过降低血浆Hcy水平而直接拮抗Hcy引起的血管病变和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抗AS形成的作用。
       
       综上,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家兔HHcy, Hcy升高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机制,导致AS的发生。牛磺酸通过抑制Hcy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增殖,发挥抗AS形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牛磺酸由蛋氨酸代谢产生,是Hcy的生物拮抗剂,利用这一内源性拮抗Hcy血管损伤保护剂,可能是防治Hhcy所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新策略。
       【参考文献】
           [1]穆 红,陈 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与心脑血管梗死发生的关系[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3):145.
       
       [2]石彦荣,唐朝枢.牛磺酸的跨膜细胞转运[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1,61:453.
       
       [3]常 林,赵 晶,徐建兴,等.牛磺酸抗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线粒体呼吸链自由基生成和同型半胱氨酸抑制线粒体牛磺酸转运体[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7):112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