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古医籍解读例谈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第2858期)     作者:许敬生 于红艳(河南中医学院)

正确地解读古典医籍并非易事,除了必备的医药知识以外,还须掌握一定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等古汉语知识。解读古典医籍,能让我们体会到古汉语的深奥微妙以及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
        关于“瘅”与“疸”
        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载有“《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唐代颜师古注云:“瘅,黄疸”。受颜氏的影响,多有采用此说者。中医院校的历版《医古文》教材都选有《方技略》一文,对“瘅”字的注释,有的讲作“黄疸”,有的解作“热病”,颇不一致。而近年来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病史新义》一书,在“病毒性肝炎”一章中说:“《汉书•艺文志》所载的《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一卷(当为“四十卷”)书,当属纂集先秦以下‘黄疸病’的专书。这部庞大的治疸专书,当非止于病毒性肝炎,但由于当时病毒感染力之强大,传染性肝炎当占最大的篇幅。”看来,有辨析的必要。
        《素问•奇病论》:“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王冰注曰:“瘅,谓热也。脾热则四藏同禀,故五气上溢也。生因脾热,故曰脾瘅。”又曰:“口苦者,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曰胆瘅。”明代马莳注云:“此病乃胆气之热也。”意谓由胆腑受热而发生的瘅证。
        《素问•疟论》:“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这种“瘅疟”更是一派热证景象。王冰注曰:“瘅,热也,极热为之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中,原文引用了这段话。
        《史记•仓公列传》:“齐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又曰:“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肺消”属于消渴病之一,为内热病。可知,此处“瘅”仍为热病。
        同篇又曰:“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风瘅客脬(páo),难于大小溲。”这显然是风热袭入膀胱所造成的病证。对本文的“瘅”,司马贞《史记索隐》训为“病”,未免太笼统;而张守节《史记正义》训为“旱”,更不着边际。对此,近人余岩在《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一书中评述说:“《索隐》训‘瘅’为‘病’,《正义》训为‘旱’,皆不如王冰《素问注》训热为有据也。”
        颜师古注《汉书》时,有两处均训“瘅”为“黄疸”,另一处是《汉书•严助传》:“南方暑湿,近夏瘅热。”这明显也是指热证。清代王先谦补注引王念孙之语曰:“瘅热即盛热,言南方暑湿之地,近夏则盛热。”至于《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五藏六腑瘅十二病方》,因原书已佚,不可确考。但若认为其中的“瘅”专指黄疸,未免失之偏颇,倒不如取其宽泛义“热病”为妥,要知黄疸病也有热象。看来颜氏的两处注释均有误。
        第一个训“瘅”为“黄疸病”的人是晋代的郭璞。他在《山海经•西山经》“至于翼望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夺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一段话后注云:“黄疸病也,音旦。”这就是后人的依据,并成了《辞海》和《辞源》等工具书的例证。可笔者认为,郭璞之注未必精确。
        至于“疸”字,确是指黄疸病。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经脉》:“烦心心痛,黄疸肠澼。”《金匮要略》中所说的“酒疸”、“黑疸”、“女劳疸”等,均写作“疸”。
        其实,在《说文解字》中,对“瘅”、“疸”二字的释义是明显不同的。《说文解字》云:“瘅,劳病也。”即因劳致病。如《诗•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说文解字》在同卷又云:“疸,黄病也。”但由于此二字古音相通,有时又有二者混用的现象。正像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瘅”字条下注文所说:“瘅与疸音同而义别……互相假而淆混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王冰注云:“肝气应风木,胜脾土,土受风气,故曰脾风,盖为风气通肝而为名也。脾之为病,善发黄瘅,故发瘅也。”此处经文及王冰注文中的“瘅”均通“疸”。又,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十一中的《五气溢发消渴黄色第六》所述的“黄疸”之“疸”字,全作“黄瘅”。也可作例证。
        那么,本当“劳病”讲的“瘅”何以训作“热病”呢?日人丹波元简在《素问识•疟论篇》“瘅疟”条下论述说:“王(冰)注为热,最为明确。盖瘅乃燀之从疒者。燀,《说文解字》:炊也。《广韵》:火起貌。瘅之为热。其在于此耶!”可知“瘅,可通“燀”,谓热气盛。又余岩在《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一书的“瘅”字条下推测说:“吾乡谓发热为劳发,谓劳而发热也。而劳发二字,《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屡见之,故《说文解字》训‘劳’,王冰训‘热’,义相因也。”此语不无道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瘅”、“疸”二字音同而义别,又可以互相通假。“疸”主要指黄疸,而“瘅”的含义比较宽泛,既指劳病,又可指热病,有时又可通“疸”,指黄疸。
        关于“久”和“灸”
        久,一般指“时间长”,包括《辞源》、《辞海》等多种工具书均把“长久”、“时间长”作为“久”的本义,多举《论语•述而》“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为例证。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时间长”并不是“久”的本义,只是一个常用义。“久”的本义是“灸灼”,即中医的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灸灼治病。《说文解字》云:“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久”字像用艾柱在人后熏灸之形,是一个象形字。因灸灼治病要有耐性,直到灸处出汗而起到调补身体、发散毒邪的作用为止,故又用以指时间长,借以表示抽象的时间义。段玉裁注释说:“‘迟久’之义行而本义废矣”。后来又增加形符“火”,另造一个“灸”字来表示“灸灼”义。《说文解字》云:“灸,灼也。从火灸声。”形声兼会意。
        近代著名学者杨树达先生在他的《积微居小学述林•释久》一文中早已指出:“古人治病,燃艾灼体谓之灸,久即灸之初字也”精确地说明了“久”、“灸”二字的关系。即“久”是初文,“灸”是后起字,二者是古今字。1973年在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医书》的《脉法》中,有三处用“久(通灸)”:“(气)上而不下,(则视有)过之脉,会环而久之。病甚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意为若阳气上注而不下,就要审视太过的脉像,围绕患处实行灸疗。若病情严重,阳气争上使头剧痛,就围绕患处二寸,再增加一次灸疗。
        在《五十二病方》中有七处之多。如“久(通灸)左足中指。”、“有久其痏,勿令风及,易廖。”意为又灸治病人的疮口,不要让其触及风,就容易治愈。
        197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贼死》云:“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大意为:男子系壮年,肤色白,身高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部有灸疗旧疤痕两处。此处“久”义为灼灸、灸疗,用的正是本字本义。它是“灸”的古字,而不是通假字。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