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医藏书目》目录学研究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互联网

       

       我国现存的最早医学书目是《医藏书目》,产生于明代,作者殷仲春。殷氏好佛,仿照佛教称佛书为佛藏、大藏经的惯例,把医书称作医藏。之所以叫《医藏书目》,是因为此书只载医书书名(即目),并无对医书的说明和编次(即录),所以称为《医藏书目》才能确切反映出此书性质。当然,这是按古典目录学原则来划分的,现在“书目”与“目录”已通用。
       由于此书用佛教用语给医书分类,从字面上看深奥难解,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故此书流传
       不广,印刷很少,现在已很少使用。但它毕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目,一般目录学著作谈到我国专科目录的起源时,必定要谈及它,如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1],来新夏的《古典目录学浅说》[2]等等。
       古代规模最大的目录学著作是《四库全书总目》,体例齐全,包括提要、著录、篇卷、类例、小序。《医藏书目》与之相比,只能算是简单的藏书书目。全书通常仅著录书名、卷数、作者(不包括朝代、官衔、身份)。所以本文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医藏书目》小序及分类方法上。
       小序
       《医藏书目》把医书分为20函,即20类,用佛教名词著录,实际上仍按针灸、本草……等通用分类方法来分类,故在函名后,标出通用的分类。无上函(各科医书)、正法函(伤寒)、法流函、结集函、旁通函、散圣函、玄通函(皆为各科医书)、理窟函(脉学)、机在函(眼科)、秘密函(各科医书)、普醍函(本草)、印法函、诵法函、声闻函(皆各科医书)、化生函(妇科)、杨肘浸假函(外科)、妙窍函(针灸)、慈保函(儿科)、指归函(入门医学书)、法真函(养生)。每函前均有序,按目录学惯例称为小序,与全书总序相对而言。
       目录有小序是我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小序和解题一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没有解题的情况下,小序显得更加重要。清代目录学家章学诚认为目录学的宗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3]小序和解题就是体现这种宗旨最主要的手段。
       由于《医藏书目》无解题,加上用佛教名词著录类目,如果不用小序,读起来便如坠雾里。所以它的小序比一般书中的小序,显得更加重要。除了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外,还起到解释每函的内容、归纳各医学科目特点等作用。
       正法函的小序曰:“自轩岐已降,奇胲虽传,无准的以法世。张机仲景以天纵之才,以生民为惧,分六经证治,此不能一辞为赞。李东垣深究《内经》,阐明药性,辨明内外之伤,立调补阴阳之法。张洁古梦人凿胸纳书,而医业最精。刘河间立热病法,而治法迥异,非操戈于仲景,实羽翼于长沙。钱仲阳之论肾常不足,朱丹溪云相火有余,更超千古,谦甫、好古、安常、安道不失邯郸”。[4]
       经作者这样高度概括,明代以前我国医学发展的线索,便一目了然。作者的重点是金元医学争鸣,把各家学说的特点,阐述得明明白白。虽然他没有象《四库全书提要•医家类》那样明确提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但他确实已认识到金元医学争鸣的重要性,并给予高度评价,也是难能可贵的。
       理窟函小序曰:“理窟者,攻切脉而知病情,诸家所集,不言望、闻、问,而止言此,以其最难紧要立名也。……《太素》肇源乎《灵枢》,何曾有外乎?上圣《难经》阐明乎石室,此可领袖乎后。自《脉经》以下,注叔和者亦如《难经》之多。云岐最妙,《通真俗解图解》误刊不一,而滑氏《枢要》,丹溪《脉论脉诀》,玄理标题,实切世用。而丹溪者又以黄钟推寸口,此深知律吕。”[5]
       此小序先言脉学之难学、玄妙,就是告诉读者此函讲的是脉学,即点明全函内容。接下去对脉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另外,象妙窍函、化生函、慈保函的小序,重点不是“考镜源流”,而主要是阐明本函科目的特点。妙窍函主要是阐明针灸的禁忌“又九刺胸腹避五脏,中心环死,脾五日,肾七日,应日而毙。”又云:“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况喜、怒、忧、思、劳、饥,皆不宜轻刺。”又云“针能杀生,不能起死人。” [6]总之,言针灸之难。
       化生函讲的是妇科,以古人言“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概括妇科医生之不易为。在慈保函里,讲到宋代钱乙把哑科“奥臻神圣”是很符合儿科发展的实际情形的。还对婴幼儿危害最大的天花作了论述,认为是东汉马援军队从国外带回中国的,至今我们仍持此观点。
       分类方法
       《医藏书目》把医书分为20函,即20类。实际上只有伤寒、脉学、眼科、本草、妇产、外科、针灸、儿科、养生9个比较专门集中的分类。另有10函是各科医书的汇编,谈不上什么分类,只是作者主观地把它们放在了一起。另外1函是入门医学书类。
       回顾历史的医书分类方法,有助于对《医藏书目》分类方法的评价。
       《汉书•艺文志》把医书分为“医经”和“经方”两大类。[7]这对后世影响很大。《新唐书•艺文志》把医书分为“明堂经脉类”和“医术类”。[8]《旧唐书•经籍志》把医书分为“经脉类”和“医术类”,此两大类又分成6个细目:医术本草、养生、病源单方、食经、杂经方、类聚方。[9]由此看出,新、旧唐书艺文志受汉书艺文志的影响非常明显。
       宋代目录学家郑樵撰《校雠略》[10],首次从目录学的角度来研究类例(即分类方法),并提出“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类例既分,学术自明……观其书,可以知其学之源流。”[11]
       郑樵抛弃过去的医书二分类法,把医书分为26类:脉经、明堂针灸、本草、本草音、本草图、本草用药、采药、炮炙、方书、单方、胡方、寒食散、病源、五藏、伤寒、脚气、岭南方、杂病、疮肿、眼药、口齿、妇人、小儿、食经、香薰、粉泽。[12]虽然分得过细,但毕竟是第一次把医书作如此精细的分类,这是值得肯定的。
       把《医藏书目》的分类方法与《校雠略》的分类方法相比,可以看出只是增加了外科、养生、基础医书3类,却没有方书、口齿、食经3类,可以说互有千秋。
       《医藏书目》20个分类方法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指归函(入门医书类),其小序曰:“指归者,指示学者得正脉,而深明乎妙理,使不杂淆于里,而得圣贤玄奥。”医书良莠不齐,所以“每函摘取切要为一帙,以便业医捷径”。函中所列书目有《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脉诀》、《诊家枢要》、《仲景全书》、《丹溪纂要》、《医学纲目》,《伤寒百证》、《珍珠囊药性》。[13]
       殷仲春想到为有志成学之士列指引学问门径之书,使他们少走弯路,是很有远见的。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英雄所见略同,清代张之洞的《书目答问》里,专设“别录目”,收“考订初学各书,词章初学各书及童蒙幼学各书。[14]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张之洞的创造发明。[15]殊不知在《医藏书目》里已有此举,只是由于《医藏书目》流传不广,很少为人所知。
       《医藏书目》正法函、结集函、法流函、旁通函、散圣函的最后共附有10部医学丛书:《古本东垣十书》、《东垣十书》、《济生拔萃》、《太医院医书十种》、《程氏医书六种》、《汪石山医学七书》、《薛立斋十种》、《医经萃录》、《青囊杂纂》、《万氏医书六种》。这里面包含着作者独到的目录学类例思想的萌芽。殷仲春不是目录学家,他的目录学思想不如郑樵、章学诚那么系统,而是较为零散,或者是他自己也没有完全意识到。所以丛书散在5个函里,没有专门列为“丛书”类。尽管如此,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清代张之洞在《书目答问》里单列丛书一类。被目录学家认为“在图书分类方面表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15]但应说明的是,在明代医学书目《医藏书目》里,已有“丛书”类例思想的萌芽。
       小结
       在清代,我国目录学的成绩斐然,诸如《四库全书提要》、《书目答问》、《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及《校雠通义》。相比之下,明代的目录学成就则黯然失色,也很少有人研究,经笔者研究我国现存最早医学书目后,则发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成绩。
       《校雠通义》第一次明确提出目录学的宗旨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医藏书目》的小序里已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先例,只是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书目答问》有“丛书目”及“别录目”,目录学家认为是张之洞的创造,殊不知在《医藏书目》里已有别录类及丛书类的萌芽。
       参考书目
       [1]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57年复印本1984:327。
       [2]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1981:138。
       [3]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
       [4]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影印1955:27。
       [5]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影印1955:87。
       [7]班固.汉书•艺文志,卷30,中华书局点校本。
       [8]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卷59,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1566、1573。
       [9]刘籧,等.旧唐书•经籍下,卷47,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2047、2051。
       [10、11]郑樵.通志•校雠,卷71,万有文库本。
       [12]郑樵.通志•艺文七,卷69,万有文库本。
       [13]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影印1955:97~99。
       [14]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38。
       [15]李万键,等.目录学论文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383。
       [16]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前言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