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谈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互联网

       

       (一)
       仲景在其卓著《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又云:“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从而说明了张仲景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精神,继承和掌握了深奥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卓有成效的方药知识。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讲到战国扁鹊秦越人受业于长桑君,授以禁方。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仓公淳于意拜师同郡公乘阳庆,“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公乘阳庆传仓公的医书计十种:《黄帝扁鹊之脉书》、《上经》、《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许多内容包括在现代的《内经》之中,不过仓公时代不用《黄帝内经》这一名称罢了。《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据宋代邵雍、司马光等人考证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据尤伯坚氏考证《素问》的著作年代分三部分。即前期内容是战国时期,后期的内容是东汉时期,再后是魏晋时期作品。第一部分当是属扁鹊以后,仓公以前的战国时代的作品,《素问》、《灵枢》全书中占主导地位的治疗方法是针刺疗法,而秦越人的治疗病案亦是以此法当家的。而仓公治疗的26例病案中,有12例使用了汤液,而且他的老师传的十部书中,也有《药论》一书,说明汤液的广泛应用当是西汉以后的事。《黄帝内经》共引用了古代医书二十一种:《五色》、《脉变》、《揆度》、《奇恒》、《九针》、《针经》、《热论》、《刺法》、《上经》、《下经》、《本病》、《阴阳》、《阴阳十二官相使》、《金匮》、《脉经》、《从容》、《刑法》、《太始天元册文》、《脉法》、《大要》、《脉要》,没有论及药学的专著。而《素问》七篇大论中的《至真要大论》篇,讲到了药物的上、中、下三品,当是西汉末年《本草》产生以后的事,又讲到药物的君、臣、佐、使,则比《神农本草经》更进了一步。所以《素问》七篇大论的内容当是东汉时期的作品,就其文体而论,既不是战国时期的文体,也不是隋以后的文体。
       综上所述,药物的应用,在西汉仓公时代已被广泛应用,并发展于东汉时期。随着西汉的鼎盛,东汉的中兴,《内经》的完善,《难经》的传世,《本草经》的问世,及《伤寒杂病论》的形成,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可以肯定的讲,东汉张仲景是见到《史记》中的“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内经》引用的二十一种古医书及公乘阳庆传仓公之十种医书。就是说仲景在吸取了先秦及汉代的医药知识,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而形成辨证论治体系的专著——《伤寒杂病论》。也正如其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所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清•王士雄在《潜斋医话》中有“古之医师,必通三世之书:一曰《神农》本草;二曰《灵枢针经》;三曰《素女脉诀》。脉诀可以察证,针灸可以去疾,本草可以辨药,非是三者不可言医”之论,而医圣张仲景,堪称三世之医也。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著《伤寒杂病论》,其理论基础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说明仲景乃一儒者,必精于四书五经,说明仲景是一位通文史哲而精于医者。清•陈梦雷云:“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是故前人之教,必使之先读儒书明《易》理,《素》、《难》、《本草》、《脉经》而不少略者,何也?盖非《四书》无以通义理之精微,非《易》无以知阴阳之消长,非《素问》无以识病,非《本草》无以识药,非《脉经》无以从诊侯而知寒热虚实之证”,此论概函医圣张仲景的知识结构。见证了清•张畹香“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之论。
       上述说明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即在《内经》、《难经》等古医经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和自己的临床实践而成其书。在那个时期,《灵枢》称为九卷,《难经》称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医籍现已佚失,但其内容仍保留在《素问》之中。那么胎胪药录是否就是后来的《神农本草经》的原本呢?
       宋•孙奇、林亿等在校定《伤寒论》序中云:“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谥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清•张璐《张氏医通》引用书目中记有《伊尹汤液》,在卷十六中有“夫字有字母,方有方祖,自《伊尹汤液》,一脉相传”。上述《伊尹汤液》当为古医籍《汤液经法》。由此可见,伊尹根据《本草经》的知识创立了《汤液经法》,而仲景继承了伊尹《汤液经法》的经验,广验于临床。从而发展了药物学的知识。仲景《伤寒论》方、药知识取法于伊尹《汤液经法》,从而形成了《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中理、法、方、药四个方面中的一部分内容,而决不象有的人认为张仲景《伤寒论》的雏形是《汤液经法》,此论大有失于偏颇。其理、法、方、药则宗于“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及《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古医籍是无庸置疑的。
       
在《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载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经方中有《汤液经法》等古医籍。可想象仲景是见到上述诸书的。据敦煌医学文献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云:“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五首……,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捡录寻常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捡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进一步说明了仲景《伤寒杂病论》方药知识的渊源。又云:“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四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至于张仲景方剂命名,不用二旦、六神之名,陶弘景认为“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药名之,亦推主为识之义耳。”如:“建中补脾汤”更名为“小建中汤”;“小阳旦汤”更名为“桂枝汤”;“大阴旦汤”更名为“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更名为“麻黄汤”;“大青龙汤”更名为“小青龙汤”。非但医圣张仲景,神医华佗辈的方药知识亦源于《汤液经法》,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称“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晋、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名擅新异,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于规矩也。”《汤液经法》在汉代是与《内经》并行于世的古医籍,是古代医家医疗经验的积累,它同《内经》冠以黄帝、《本草经》冠以神农一样,而《汤液经法》的作者则成了发明汤剂的商代贤相伊尹了。但遗憾的是,这样一部与《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一起构筑了古代中医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中的大部分著作一样,湮灭于东汉的战事之中了。
       (二)
       《伤寒论》本名《伤寒杂病论》,何时分为二部?王焘在《外台秘要》中称“仲景之书,一而已矣,判为要略者,盖自王叔和始”。就是通常讲的《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初(200—210年),书成后值汉末时期,战争纷起,以致佚失不全,后经晋太医令王叔和将该书伤寒部分进行了收集,整理编次,经宋代复经林亿等加以校正,方以397条113方而传于今。而明•徐则认为:“宋时才分伤寒、金匮要略为二书”。总之,无论分于晋还是分于宋,都是汉末仲景以后的事。宋•孙奇、林亿等在《金匮玉函要略》序中称云:“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段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从此段序文中可知,林亿等所校医书三部,即:《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方论》。因已有单行本《伤寒论》,故在校《金匮玉函要略方》时将伤寒部分节略,而成《金匮要略方论》。
       从上述序文中可知,另外尚有《伤寒论》的别本,即孙奇等在《金匮要略方论》序中所言及的“次校定《金匮玉函经》”。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在校刻的序文中说“《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其济人之心,不已深乎!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其文理或有与伤寒论不同者,然其意义,皆通圣贤之法,不敢臆断,故并两存之,凡八卷,依次旧目,总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该书的流行本不多,目前仅能得见清康熙末年何焯以宋钞本授上海陈世杰的雕版本。陈世杰序曰:“《金匮玉函经》八卷,汉张仲景论著,晋王叔和所撰次也。其标题盖后人所加,取珍秘之意。”因书名和《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很近似,所以宋朝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明朝徐序《要略》时,都把它混为一谈了。是否真出于王叔和,其中的问题还多,据任应秋先生考证,它和伤寒论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一)没有仲景自序。(二)没有伤寒例。(三)有辨脉,无平脉。(四)第一卷有证治总例。(五)第七卷有方药炮制。(六)痉湿篇列在辨脉的前面。(七)厥利呕哕篇和厥阴篇分列成两篇。(八)可不可等篇,除汗吐下外,增加了可温、不可火、可火、不可炙、可炙、不可刺、可刺、不可水、可水、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等十篇。证治总例的内容,大体与千金方治病略例、诊候等篇相类似,不仅篇中有引用张仲景的话,说明不是仲景的作品,而且篇中有“地水风火,和合成人,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起”等佛经上的话,它的产生年代,可能还在魏晋以后。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中有“本云(《玉函经》作本方”,文中的《玉函经》即《金匮玉函经》,即《伤寒论》别本,非杂病部分的《金匮要略方论》。
       (三)
       
金匮要略》的内容,原书共二十五篇,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属于总论性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都以例言的形式,作了原则性的提示,故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第二篇至第十七篇属于内科范围的疾病。第十八篇属于外科疾病。第十九篇将不便归类的几种疾病合为一篇。第二十至二十二篇,专论妇产科疾病。最后三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前二十二篇中,包括四十多种疾病,共载方剂二百零五首(其中四首只列方名而未载药味)。是传世的经方部分。第二十三篇方剂是二十二首;第二十四篇二十一首;第二十五篇十四首,于是25篇中共计载方二百六十二首。此即《金匮要略方论》序中“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之谓也。在治法方面,除使用药物外,还采用了针灸和饮食调养,并重视加强护理。在剂型方面,既有汤、丸、散、酒的内服药剂,又有熏、洗、坐、敷等外治药剂。
       《金匮要略方论》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书名《金匮要略方论》,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之意。由于本书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所以古今医家都对此书推崇备至,赞誉其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如:《注解伤寒论》序称“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祖”;李东垣、张易水称“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清•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序中称“《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著,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
       金匮要略》原书早已佚失,到了宋代才经林亿等校对,其中残缺错误之处仍多,较《伤寒论》尤为难读。所以历代注《伤寒论》者不下百数十家,而注《金匮要略》者仅数十家其编注方式,有的是根据原文逐条注释的,如清代官定的《医宗金鉴》,尤在泾的《金匮心典》等;有的是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金匮》条文或方剂的,如喻嘉言的《医门法律》,张路玉的《张氏医通》等;有的是集各家注解加以译注的,如日本丹波元简的《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等。至今全国统编中医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有六版之多。其治《金匮要略》的方法:多根据现有水平加以继承整理,对目前难于理解的问题,可以阙疑,不必强释,以免有失原义,或作“附录”,慎重保留,以供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在切实掌握其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参考历代有关医家的注释和内伤杂病的重要文献,以及有关应用原书理法方药的医案,从中进行探讨,以弥补原书之不足;此外,尚吸取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加以补充和发展,从而使该书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统观《金匮要略》原著,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脏腑经络学说,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理法方药都有祥略不同的论述,阐明了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和治疗方法,为祖国医学奠定治疗杂病的基础。直到今天,原著仍然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故尔笔者认为,鉴于经方应用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治《金匮要略》同治《伤寒论》一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医圣仲景成才之路,此当为研岐黄之书者奉为圭臬。“书宜多读,谓博览群书;可以长见识也,第要有根柢,根柢者何?即《灵枢》、《素问》、《神农本草》、《难经》、《金匮》、仲景《伤寒论》是也”。此清•程芝田《医学心传•读书先要根》中之语,柢,树木之根,有根柢即有根底,根深柢固也,医学之根柢即今天所讲的要有四大经典之根基也。当然研医学经典著作不是“厚古薄今”,对此历代先贤尚有真知卓识。清•刘奎称:“无岐黄而根底不植,无仲景而法方不立,无诸名家而千病万端药证不备”。清•王孟英认为:“仅读仲景书,不读圣贤书,譬之井田封建,周礼周官,不足以治汉唐之天下也。仅读圣贤书,不读仲景书,譬之五言七律,昆体宫词,不可代三百之雅颂也。”故尔今天治经方,旨在弘扬古代医学精华,汲取今人之成果,借鉴古今,临证通变,提高临床疗效,是我们当代医家的重要使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王树春先生为柳少逸以魏碑体书民国医学大家张锡纯语补壁以自励:广搜群籍撷其精,参以西学择其粹。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