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一个苦学中医的韩国人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今日中国(2007年 第十期)     作者:张洪

       

       韩国中医热
       34岁的全振镐是韩国人,却因为中医的缘故,“反认他乡是故乡”,一口气在中国呆了8年。这期间,他多半过的是清苦的寒窗生涯,这位迷恋中医的“苦行僧”,每天埋头“神会古人”的时间超过15小时。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门口见到全振镐,原本以为学中医的人会带着夫子相,可眼前这位“韩生”,却是一副邻家帅哥的样子,枣红色镜框不掩双目的锋芒。
       话题一开始,就扯到了曾经流行的韩剧《大长今》,全承镐笑称:“长今是第一个把黄芪带到韩国的呀。”
       那时,黄芪还叫百本,韩国没有,拜大长今所赐,从中国引进过来,推广到韩国民间,成了一味不可或缺的补气良药。
       全振镐介绍说,在韩国,中医极为普及,待遇甚至超过西医。韩国人把《黄帝内经》编成小说一样有趣的东西,毫不枯燥,所以,十分流行。韩国《Career》(就业月刊)做过一项“2010年韩国最热门职业”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韩国最热门的职业将是中医师。
       “很难听说哪个韩国人,从小没喝过汤药的。”全振镐说,在韩国,中医是一门高贵的学业,考试难度相当于在中国考取清华、北大,毕业后的收入也相当不菲。韩国有11所中医大学,每年大学入学考试时,中医本科均竞争激烈。每年考进中医大学的新生里,很大一部分是大集团干部、记者和大学教授等相当有成就的人。
       每天只睡4小时
       住在学校旁边,全振镐与其他两位韩国学生每月拿出3200元人民币合租了一套公寓,5分钟就可以到达学校。在校内,他又每月花费1800元人民币,租了一间学习室,虽然不至于“头悬梁,锥刺骨”,但他用功的程度,毫不逊于古人。
       早上7点起床,8点上课,一直到晚上10点多甚至更晚,才离开学习室。全振镐每天有十几个小时在这里度过,就连运动的时间都舍不得挪用。
       书架上立着《伤寒论》、《方剂学》和从韩国邮寄来的韩版书……墙上用韩文写着两个字“肃静”,桌子上的零食包装盒上全部印着韩文,整个学习室的气氛一片韩风。从小体弱多病,全振镐每年都要患四五次重感冒,因此喝了好多汤药,从此结下了与中医的缘分。
       1999年,全振镐来到中国,先在长春中医学院学习了两年,刚开始语言不通,感觉听课吃力,遂发心苦学了半年汉语,每天只睡4小时,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啃书本。他找了4个中国同学轮流作汉语老师,随时跟学,一年后,日常会话和阅读基本掌握,一般的中医词汇也基本可以应付。但《黄帝内经》和张仲景的《伤寒论》都是医学生必啃的大部头,苦于韩文翻译不到位,全振镐只能直接借助于中文。而这些大部头,全部是生硬的古文,古文不通,根本拿不下。为此,全振镐又闭门研习古文,最后,他的古文水平甚至超过了很多中国人。2002年,全振镐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一呆就是5年。今年7月,他正式拿到了毕业证。这期间,40多门课程轮番攻读,中西医兼顾。把这个姓“韩”的中医学生从里到外武装了一遍。
       虽然学的是中医,但全振镐迟迟没有去医院实践,他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本科期间,要先把基本功打好。明年,他要参加一个医师执照考试,虽然韩国并不承认,但全振镐却把这次考试看得很重。毕竟,在他眼里,中医还是姓“中”。这之后,他打算去宽街中医院实习。在中国生活了8年,全振镐彻底习惯了异国他乡的日子:“以前刚从韩国来的时候,很不习惯,现在反过来,回去倒像是去旅行。”他在北京扎根之深,就连万人空巷的SARS时期,都没有动过卷铺盖回国的念头。
       中医,不要与西医结合
       
市面上流行的中医著作,全振镐十分熟悉,比如刘力宏的《思考中医》,他一读就很喜欢。因为“那是很传统的中医路子”。
       “中医,不要与西医结合”,全振镐说。在他眼里,中医应该保有一份纯粹,“而现在很难找到这样的学校,所有的中医学院都是‘一半中,一半西’,这很不合理”。在韩国,“韩医”不能使用西医的诊断机器,比如超声波、血常规等来为病人检病,所以“韩医”对人体本身的研究非常细致。全振镐觉得,学习中医是一个慢功夫,5年内很难入门。理想的方法是开始只学习传统中医,思路打好后再学西医。
       “如果我是中国的卫生部长,会听一下学生的意见,然后依据学科的特点进行改革。”说这话时,全振镐脸上一副认真相。不过,他也承认,在中国,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只学中医,不学西医,结局很可能是找不到饭碗。
       “遗憾的是,现在中国没有了古代意义上的中医大夫,都是中西医结合。”全振镐坚持认为,“学西医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中医,而不是反过来。”
       在他看来,医学上存在着中医病和西医病的区别。比如细菌感染一定是西医范围的病,而不孕和月经不调等症状则属于中医范围,要靠中药慢慢调理,西医不可能一下子搞定。
       因为学的是妇科,他觉得,女人的病比男人多。因为女人多了子宫,激素的分泌比男人复杂,而女人的这些杂症特别适合用中医来调理,效果远远高于西医的方法。
       “总之”,全振镐总结道:“急性病找西医,慢性病找中医”,“西药是效果好,但副作用大。中医见效不一定很快,但慢慢下去,却能根治。”
       全振镐很喜欢北京宽街中医院,那里最厉害的老中医曾经留下150个药方,现在只能用上一半,另一半,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派上用场,“这样下去,能传世的秘方会越来越少!”
       出于传扬中医的热情,全振镐义务给韩国人讲课,采访过程中,他正在给学生上解剖学的课,他反复强调这是基础,“越高的大夫越要看人体结构”,他透露说,“在中国古代,解剖都是秘密进行,只有师徒二人知道。”
       全振镐对待学生的方法十分特殊,开始上课前,先约法三章,要求背诵的部分必须完成,不能完成,即要“挨打”。在全承镐看来,刺激越强,记忆越深。其实,他的“打”法就是很温柔地用“教鞭”敲一下学生的手掌或不要害的部位。旁边的女生窃窃私笑,因为,有“老师”的约法在前,这些学生的记忆力出奇得好。谈起毕业后的打算,全振镐想花两三年的时间在中国游历,拜访民间老中医。以后是否以中医为生,全振镐使劲点头。未来,他打算去伦敦行医,因为妹妹嫁给了英国人,可以帮他投资。全振镐希望能在那里开一家中医诊所,把流传了几千年的东方宝贝介绍到西方。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