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程怀孟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
茯苓的菌核,寄生在松树根上,临床应用可分为
茯苓皮、带皮苓、赤
茯苓、白
茯苓、茯神等5个品种,它们的功效主治有所不同。
茯苓皮:为
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
生姜皮、
桑白皮、
陈皮、
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带皮苓:即将
茯苓切碎,取用带有皮壳的赤
茯苓,功效主治与
茯苓皮相同,如无带皮
茯苓,可用3/4的
茯苓、1/4的
茯苓皮混合取代之。
赤
茯苓:即
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停饮等证,常与
猪苓、
泽泻配伍。
白
茯苓:即
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适用于脾虚体倦、食少便溏之证,常与
党参、
白术、
甘草配伍。
茯神:即
茯苓菌核中贯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块,功擅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证。为了加强疗效,还常和
朱砂拌用,称为朱茯神或朱衣
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