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显著发展,学术思想日益活跃。在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
2.《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她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 3.春秋战国时期有位叫秦越人的医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人们尊为神医扁鹊。他所著的《难经》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也是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 4.东汉末年,南阳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进一步总结前人医学成就,结合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后世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第一部专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5.在《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后世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发展了祖国医学理论。 | 6.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学工作者在整理继承历代医学成果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中医理论进一步发展、提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
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不能仅凭此信息购药、用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而应以其使用说明书为准,并谨遵医嘱。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 www.tcmdoc.cn 站长信箱:tcmdoc@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