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士然, 陈雪清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滋阴柔肝法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   滋阴柔肝法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的范畴,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笔者近些年来以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型)患者32例,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为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为1~6年,平均为2年。全部病人经检查均排除消化道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疾患。其中单纯性胆囊炎26例,结石型(泥沙样)胆囊炎4例,慢性胆囊炎伴胃炎2例。常见发病诱因为饮食不节、高脂肪食物、情志所伤、寒湿失调、过度劳累等。
       诊断标准[1]:右上腹或剑突下区疼痛反复发作大于1年,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纳差、不耐受脂肪食物等;有或无右上腹触痛、或可扪及增大之胆囊,急性发作时白细胞和胆红素轻度升高或正常;B超检查: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壁增厚、模糊或有结石声影。
         2  治疗方法
       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生地15 g,枸杞子20 g,沙参20 g,麦冬20 g,当归10 g,川楝子15 g,柴胡10 g,佛手15 g。胆绞痛者加延胡索10 g;有结石存在者加鸡内金15 g,海金砂20 g;若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者可加草决明15 g,女贞子15 g;头目眩晕重者可加黄精15 g,钩藤10 g,天麻10 g,菊花10 g;若口苦甚可加栀子10 g,黄芩10 g,丹皮10 g;口干甚者可加石斛15 g;纳呆腹胀者可加焦术10 g,焦三仙45 g,砂仁10 g。水煎服,1剂/d,10 d为1个疗程,可连服3~5个疗程。
         3  临床观察
       3.1  疗效判断标准[2]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化验检查各项有关指标恢复正常,B超检查及胆道造影检查证实胆道内无结石存在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或排出部分结石,化验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B超检查,胆道造影证实胆道内尚存结石,如是胆囊炎可见胆囊功能有所恢复为好转;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化验检查各项有关指标无明显好转,B超,胆道造影检查其所见与治疗前相似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32例中临床治愈22例,占68.8%;好转6例,占18.7%;无效4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
       3.3  病案举例女,48岁,农民,20000812初诊。右上腹隐隐作痛3年,症状加重并伴有纳差10 d。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右胁下隐痛,并向右肩及右背部放射,进食稍有不慎,疼痛即加重。曾于3年前经B超,X线造影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泥沙样)”,曾住院3次,用抗生素及中药,消炎利胆片,鸡骨草丸及解痉止痛药物治疗,曾一度好转,10天前因与家人生气后右上腹疼痛加重,伴腹胀、恶心、呕吐、厌油腻、纳差、口干苦、两眼干涩、心胸烦闷、头目眩晕。查:面色萎黄,巩膜无黄染,胆囊未扪及肿大,莫非氏征(±),舌质红,苔干少津,脉弦细数。中医辨证为胁痛,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气机壅滞。方选一贯煎加味治疗:沙参20 g,枸杞子20 g,当归10 g,川楝子15 g,元胡10 g,柴胡10 g,草决明12 g,女贞子15 g,菊花15 g,栀子10 g,黄芩10 g,瓜蒌15 g,焦三仙45 g,海金砂20 g。水煎服,1剂/d,服药7剂后,右胁肋隐痛明显减轻,药已中病,继服30余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食纳大增,复查B超胆囊大小正常,壁光滑,未见结石声影,巩固治疗2个月,追访观察1年,症状无复发。
         4  体会
       中医认为胆囊炎发病位在肝胆。因为肝位居于胁下,其经脉布两肋,又胆附于肝,与肝成表里关系,其脉亦循于肝,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调达,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所以肝疏泄不及,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壅滞不通则致疼痛,气郁日久化热,热灼津液致肝阴不足,或肝肾亏虚。血不荣络则可导致右胁隐痛。临床上医者不查病起于虚,大多误认为肝气郁结,气滞不通,投于大量舒肝理气之品,急于作效,却忽视了理气药多香燥易于损伤肝阴。再者[3]对于肝阴不足的胁痛在治法上受“肝无补法”之法的影响,错误的理解“肝无补法”的真实含意。而贻误病情,诚如魏玉璜所云:“肝无补法四字,遂使千万生灵,含冤泉壤”,指出了医者误诊误治的严重后果,忽视了病症本质所在。本文患者系久病之体,肝阴不足,医者却又投了大量的香燥之品,更加重了肝阴的匮乏,以至缠绵不愈,故综合病症分析此人属肝阴不足,投以一贯煎加味治疗使肝阴得以恢复,则病症迎刃而解。故临床治疗应注意辨证,分清虚实,切忌妄投香燥理气之药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林金山.疏肝健脾治疗慢性胆囊炎52例[J].中医研究,2001,14(5):38.
       [2]陈天然,李云安.胆舒冲剂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1,23(2):106.
       [3]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9.
       (河北省中医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