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清温并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2例
作者:段正富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清温并用;,,消化性溃疡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清温并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清温并用为法,加减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结果临床观察32例,治愈率87.5%,,有效率97.3%。结论清温并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肯定。
       关键词:清温并用;  消化性溃疡出血
       消化性溃疡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199801~200505采用清温并用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2.8岁;病程0.5~15年,平均3.5年;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复合溃疡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内科学》第6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有胃溃疡或(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均行胃镜或胃肠钡餐检查确诊。
       2  治疗方法
       32例均以清温并用为治则用药,基本方:黄连6 g,黄芩12 g,黄柏10 g,制大黄15 g,制附片15 g,伏龙肝30 g,三七粉6 g,白及15 g,仙鹤草30 g,乌贼骨30 g,藕节10 g,姜炭10 g。若证见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肢软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减黄芩、黄柏剂量,加黄芪15 g,党参15 g,白术10 g;若证见心烦易怒,口苦口干欲饮,胃痛连胁等症;去姜炭、减制附片至3 g,加玫瑰花10 g,生麦芽30 g,柴胡6 g,枳壳10 g;若见恶心欲吐,口苦口粘,胃脘痞满,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去姜炭、附片,加竹茹10 g,藿香10 g,苡仁20 g。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及结果本组32例,治愈28例(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潜血试验阴性),有效2例(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潜血试验弱阳性),无效2例(临床症状改善,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3.2  典型病例女,35岁,农民,200411月因饮食不规律出现胃脘嘈杂不适,恶心欲吐,口苦口干欲饮,肢软乏力,无心慌、气短之症,眠差,小便淡黄,大便呈柏油样;查体:眼结膜淡红,腹平软,胃脘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大便潜血试验+++。既往有五年胃溃疡病史,曾行胃镜检查确诊。中医诊断为血证(便血)。证属脾虚失摄。治以清温并用,和胃止血。处方:黄芩6 g,黄连6 g,黄柏6 g,制大黄10 g,制附片15 g,伏龙肝30 g,三七粉6 g,白及15 g,仙鹤草30 g,乌贼骨30 g,藕节10 g,姜炭10 g,黄芪15 g,党参15 g,白术10 g,炙甘草6 g,1剂/d,连服5剂,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潜血试验阴性,临床治愈。
         4  体会
       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属于祖国医学“血证”之范畴。《灵枢・百病始生》篇论其病机:“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余认为本病多由肝火犯胃,或湿热内盛,损伤胃络;或由脾虚失摄,血溢脉外所致。其治则,《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余遵循其义,寒温并用,加减施治。方以四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制附片、伏龙肝以温阳益气、健脾止血;仙鹤草、白及收敛止血;三七化瘀止血;乌贼骨制酸止血;姜炭温阳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痛、温阳止血之功。本文通过清温并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2例,治愈28例,治愈率87.5%;有效2例,有效率6.25%;总有效率93.75%,疗效较肯定。由于笔者观察病例有限,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同仁指正。
       (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  448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