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黄芪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文涛,李凤铭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均予糖尿病教育、适量运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黄芪针60 ml加入0.9%氯化钠250~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4 周。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Cr ,BUN,CCr) ,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全血黏度(mPa·s)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UAER,CCr,尿α1-MG,尿NAG和全血黏度(mPa·s)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结论黄芪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芪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其他多方面机制有关。
       【关键词】  糖尿病; 肾损害; 黄芪注射液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多,由其引起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亦逐年增加[1],如何早期诊治糖尿病肾损害,遏止其肾损害进一步恶化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笔者把黄芪试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治疗,以观察其临床治疗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便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治糖尿病肾损害的药物。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200402~200508的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标准[1],并符合Mogensen[2]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标准,早期DN: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持续高于20~200 μg/min(相当于30~300 mg/24 h),排除心脏、肝脏和其他肾脏疾病,近期未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1.2  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20 例,女12 例;年龄46~86 (67. 40 ±9.19) 岁。对照组男19 例,女11例;年龄50~80 (62. 96 ±9.15) 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略)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适量运动和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为0.5~0.8 g·kg-1·d-1,氯化钠摄入量为6 g/d以下,对照组采用降糖和降压药物,控制血糖在5.8~7.6 mmol/L,血压≤130/80 mmHg。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针(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批号0207297) 60 ml于0.9%氯化钠液250~500 ml中静滴,1 次/d。两组疗程为3~4 周。
       1.4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所有患者都测定身高和体重,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Cr ,BUN,CCr) 、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全血黏度(mPa·s)。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放免分析法,试剂盒由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肾功能(Cr,BUN,C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采用美国Beckman - delta4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全血黏度(mPa·s)采用LBY N 68自动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美国SPSS/ PC10. 0 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差异显著性采用t 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UAER,CCr和尿α1-MG变化比较 治疗组UAER,CCr,尿α1-MG和全血黏度(mPa·s)治疗疗程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Cr,BUN变化比较治疗组Cr,BUN治疗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AER、CCr和尿α1-MG变化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 0. 05;与对照组比较,  ②P< 0. 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过程是从正常蛋白尿到亚临床蛋白尿,也称微量蛋白尿,再发展成临床蛋白尿,最后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 。曾有报道,大约20 %~50 %的患者在5~10 年内从微量蛋白尿期可进展为临床蛋白尿期,最终约5 %~10 %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3]。尿微量蛋白是目前被国内外公认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之一[4]。另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尿α1-MG也是具有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指标。本研究提示黄芪对改善这3个指标有明显的作用。那么黄芪可能通过哪些机制来发挥保护肾损害的作用呢?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r,BUN变化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 0. 05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5
       
       现代研究认为, DN 的发生、发展是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异常、生化代谢紊乱、各种细胞因子异常表达、遗传背景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高血糖、高血压是DN 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 而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小板黏附性及聚集性增高是DM 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5]。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重肾脏缺血、缺氧, 肾小球基底膜中硫醇类肝素减少, 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 产生蛋白尿。高凝、高黏、血流缓慢等血液流变学变化可加速肾功能损害[6]。本研究显示黄芪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提示黄芪可通过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激活与聚集, 以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据现代研究认为黄芪可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机制改善糖尿病肾病的:①黄芪能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缓解降低高凝状态;并能改变淤血时微循环的血流状态,使毛细血管保持开放,血流加快,总血流量增加,疏通微循环[7]。②高凝聚高黏度状态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再灌注复氧的过程造成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损伤,引起内皮功能紊乱。黄芪注射液通过抗脂质过氧化的过程,加强氧自由基的清除,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产生细胞保护作用[8]。③黄芪还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免疫调节作用。有报道,APS(黄芪多糖)是黄芪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负荷后的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 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反应[9,10]。APS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代谢紊乱状态,降低高滤过状态,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11,12]。④黄芪含微量元素硒,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从而减少通透性蛋白尿;它对小分子的尿微量蛋白有减轻和消除作用,且疗效确切[13]。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期) 的尿微量蛋白的排出,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尿α1-MG,也支持了以上观点。本研究用药前血糖、血压已控制良好,排除了降血糖和降血压致尿微量蛋白下降的因素。
       
       本研究还提示黄芪对血肌酐(Cr)和尿素(BUN)影响不大,可能是由于患者还处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而这些指标并不能反应早期病变[14]。也可能黄芪对糖尿病肾病晚期的这两个指标有改善作用。建议对糖尿病人可以在早期(2~3个月)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
       【参考文献】
           [1]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 [S].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53.
       
       [2] Mogensen CE,Schmitz A,Christensen CK.Comparative renal pathophysiolog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 [J].Diabetes Metabol Rev,1998,4:453.
       
       [3] 刘志红,黎 磊.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J].实用内科杂志,1993 ,5 (2) :260.
       
       [4] 梁琳琅,刘国良. 糖尿病性蛋白尿电荷选择性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6 ,12 (3) :138.
       
       [5] 方 勤. 糖尿病肾病机制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9, 19:239.
       
       [6] 邸阜生, 杨 燕, 贺玉珍, 等. 黄芪注射液和灯盏花注射液与开博通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40 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999,6: 183.
       
       [7] 朱 晰. 尼莫地平,黄芪治疗DPN 的疗效观察[J].糖尿病杂志,2003 ,5 (1) :33.
       
       [8] 扬富国. 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循环杂志,2004 ,3 (2) :138.
       
       [9] 李光荣,董彦敏,程林忠,等. 黄芪多糖冲剂治疗22DM 的临床研究[J]. 山西医药, 1995 ,11 (1) :16.
       
       [10] 肖月升,耿建芳,冷毓青,等.黄芪党参蘑菇煎对食管癌胃癌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01.
       
       [11] 耿建芳.食用菌多糖抗肿瘤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55.
       
       [12] 李光荣,康 永,程 霞,等. 注射用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J].中成药,1989 ,11 (9) :32.
       
       [13] 程中荣,房宝琪,程丰志,等. 黄芪注射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观察[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 ,10 (1) :34.
       
       [14] 李 萍.生物化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