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治疗代谢综合征48例
作者:段海璐    
作者单位: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 4625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理想治法,观察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MS患者48例,采用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治疗3个月,观察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是治疗MS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健脾化痰 通腑泄浊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又称X综合征,是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多种代谢紊乱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综合证候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活动的减少,M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发病率为14.6%~32.1%[1]。MS作为21世纪重大卫生问题,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中西医尚未有特效药物治疗本病。我们自2003~2005年采用健脾化痰,通腑泄浊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2004年中华医学会(CDS)制定出适合中国人群的MS标准[2]:① 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② 高血糖:空腹血糖(FPG)≥6.1 mmol/L或糖负荷后血糖(PG)≥7.8 mmol/L或已诊为糖尿病并治疗的患者;③ 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 mmHg(18.7/12 kPa)或已确诊为高血压病并治疗的患者;④ 血脂紊乱:空腹甘油三酯(TG)≥1.7 mmol/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符合3条或3条以上者诊为MS。
       1.2   一般资料  48例MS患者为我院门诊病人。男21例,女27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4岁;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9例,糖耐量低减11例,其他16例。有严重心,脑,肝,肾并发症患者,药物引起的肥胖,妊娠期等不作为观察对象。
       2  方法
       2.1   各参数的测定方法  使用医用人体电子秤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BMI=体重(kg)/身高(m)平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PG;低压液层析法测定HbA1C;一步GPTPAP酶法测定TG;酶修饰法测定HDLC。
       2.2   治疗方法  治则:健脾化痰,通腑泄浊。自拟方:黄芪30 g,白术15 g,苍术6 g,茯苓15 g,泽泻12 g,薏苡仁20 g,大黄10 g,半夏12 g,陈皮10 g;加减: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腹胀加川朴、莱菔子、山楂;淤血加川芎、桃仁、红花。按上药比例,由我院制剂室制成浓缩液100 ml,1剂/d,早晚温服,疗程3个月。治疗期间清淡饮食,禁食肥甘厚味,适当锻炼,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者采取降压降糖治疗。
       3  结果
       3.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治疗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略)
       治疗前后比较P<0.05;n=8;1 mmHg≈0.133 kPa
       3.2  MS各组分达标情况各组分净达标率依次是BMI 47.92%,TG 43.75%,HbA1C 41.67%,FPG 39.58%,SBP 33.33%,DBP 31.25%,HDL-C 14.58%。各组分达标率变化,经χ2检验P<0.05。结果见表2。
       表2  48例治疗前后各组分达标变化(略)
       治疗前后比较P<0.05;n=48;1 mmHg≈0.133 kPa
       4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淡漠,精神压力的加大,作为现代“文明病”的代谢综合征正与越来越多的人结伴。研究显示,MS与遗传变异、肥胖、药物、炎症、出生时低体重等有关,而生活模式的改变,高热高脂饮食,运动量减少等更是导致MS的首要因素;“共同土壤”学说认为,高血压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肥胖、高尿酸血症等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MS最终的结果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早期防治MS可以从“上游”截断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祖国医学虽无代谢综合征病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本病应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虚证”“痰证”等范畴。过食膏粱厚味,或久卧伤气,或劳累焦虑,或年老体弱等均可伤脾损胃,脾胃呆滞,以致气血津液输布运化失常,物不归正化而成痰浊,痰浊即成,随气内达脏腑,外溢肌肤,或滞于血脉,或留于经络,阻遏气机,百病从生,变证蜂起。《景岳全书·痰饮》:“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气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 。《冯氏锦囊秘录》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在脏腑,或在经络,所以为病之多”又云:“痰之为物,滚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矣”。祖国医学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MS患者表现体胖静卧,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舌体胖大,脉弦滑等一派脾虚痰湿之象,所以痰邪涵盖了MS的所有病因病机特点。西医所讲的“脂毒”“糖毒”均可作为中医的“痰邪”来认识。治宜健脾祛痰,通腑泄浊。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脾喜燥而恶湿,故用苍术、茯苓、泽泻、薏苡仁燥湿利湿;半夏、陈皮化痰除浊;大黄泻下攻积,清热解毒利湿,使痰浊从腑而解,同时大黄还具有逐淤通经、化痰散结之功。方中多种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发挥作用。诸药相伍于补寓攻,于攻寓补,达到攻而不猛,补而不滞,攻补兼顾,标本同治,可使痰浊转化为津液并为机体所用,起到防治并重的双重效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补气药黄芪有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亲和力的作用;大黄有调脂降压,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吸收的作用。
       
       从短期疗效评估,降糖、降压、降脂效果,中药不及西药明显,但中药对改善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损失的保护,脂代谢的调节,高凝状态的抑制,损伤血管的保护等有其独特的优势,且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本观察显示,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说明该方是治疗MS的有效方剂之一。
       【参考文献】
           [1] 向红丁.北京市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状况的调查[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69.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