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夏枯草辅助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明智 南飞飞 付晓瑞 宋敏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夏枯草配合化疗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夏枯草治疗,20 g/d,煎服,连用1个月为1疗程。B组采用改良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联合化疗(CHOP)方案化疗。C组采用夏枯草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结果A组19例,有效率为10.53%;B组38例,有效率为52.63%;C组44例,有效率为75.00%。3组中任意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表明接受夏枯草和CHOP方案联合化疗的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率高于仅接受CHOP方案或夏枯草治疗的患者。结论夏枯草用于配合化疗治疗初治惰性淋巴瘤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  惰性淋巴瘤 夏枯草 联合化疗治疗
       惰性淋巴瘤具有反复复发、缓解时间不断缩短、恶性程度增加或转化、对化疗不够敏感的特征,这一直是治疗上的一大障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观察到淋巴瘤患者服用夏枯草后出现肿块缩小的现象。为进一步明确夏枯草在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我们使用夏枯草单药治疗、夏枯草配合化疗、单纯化疗3种手段对2002²09~2007²09我科收治的101例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考虑到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对化疗耐受性较差,因此采用了改良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联合化疗(CHOP)方案进行化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01例患者全部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惰性淋巴瘤。按照2001年WHO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滤泡性淋巴瘤24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7例,脾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6例,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瘤21例,淋巴结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套细胞淋巴瘤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16例。随机将这101例患者分为3组,A组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62岁(60~71岁),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14例。B组38例,男性18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65岁(62~75岁);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24例。C组44例,男性21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63岁(59~72岁);Ⅰ期6例,Ⅱ期10,Ⅲ期2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KPS评分≥60,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有可测量的临床或X线、CT等观察指标。临床分期按Ann Arbor会议所建议的标准。
       1.2  治疗方法A组单用夏枯草治疗,均选用夏枯草果穗部分,20 g/d,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继续服用,至少服用3个疗程。B组采用改良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 750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长春新碱1.4 mg/m2静脉推注,第1天和第8天;阿霉素40 mg/m2或表阿霉50 mg/m2静脉推注,第1天;泼尼松60 mg/m2口服,第1~14天,每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C组采用夏枯草联合改良CHOP方案治疗,夏枯草和化疗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均与A或B组相同。治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1次,每月复查肝肾功能。若治疗中出现粒细胞缺乏,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采用化疗的两组均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定按照WHO制定的可测量病变评价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进展(PD);有效率(RR)=(CR+PR)/总例数×100%。毒副作用按WHO抗癌药物毒副作用标准评定,分0~Ⅳ度。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α= 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所有病例完成2个或2个以上疗程者作疗效判定。A组19例,近期有效率(CR+PR)为10.53%;B组38例,近期有效率为52.63%;C组44例,近期有效率为75.00%,较B组近期有效率提高22.37%。见表1。
       表1  各组病例近期疗效的比较(略)
       任意两组疗效差异,P<0.05
       2.2  毒副反应A夏枯草组:未见全身毒性反应。1例(5.3%)用药后有轻度腹泻,继续用药几天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B化疗组:38例中有18例(47.4%)在化疗期间出现纳差、恶心、腹胀等Ⅰ度消化道反应、6例(15.8%)出现Ⅱ~Ⅲ度消化道反应。7例(18.4%)有Ⅲ~Ⅳ度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平均8 d开始下降,下降中位值为2.9×109/L,停药后平均14 d可恢复正常。5例(13.2%)出现一过性ALT升高,对症治疗后降至正常水平。C联合治疗组:44例中3例(6.8%)出现轻度腹泻,20例(45.5%)出现Ⅰ度胃肠道反应,7例(15.9%)出现Ⅱ~Ⅲ度胃肠道反应,8例(18.2%)出现Ⅲ~Ⅳ度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平均10 d开始下降,下降中位值为3.1×109/L,停药后平均13 d可恢复正常。5例(11.4%)出现一过性ALT升高,其余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各组均未见溶血反应及溶肿瘤综合症的出现。
       3  讨论
       
       惰性淋巴瘤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其身体状况较差,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同时由于惰性淋巴瘤恶性程度低、自然病程相对较长、缓解后易复发的特点,多主张对此型治疗不宜过急,治疗方法宜缓和[1]。中草药具有起效慢,毒副反应小,药效持久的特点,是传统的治疗手段。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部分中草药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在化疗的同时配合抗肿瘤中草药的治疗,可提高疗效,减低毒副作用,对患者起到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夏枯草是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高血压病、瘰疬、瘿瘤、乳痈、乳癌[2]。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Horikawa-K 等[3]研究发现,夏枯草属植物对苯并芘的致癌、致突变作用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夏枯草中的多糖成分可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上调小鼠体内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并显著增加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提示夏枯草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4]。周荣耀等[5]应用夏枯草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支气管肺癌胸水患者,结果疗效明显优于顺铂和VP-16化疗组。王文海等[6]研究提示夏枯草注射液对中晚期胃、大肠癌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夏枯草在治疗淋巴瘤上的作用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文献报道,夏枯草注射液在体外能诱导人B淋巴瘤Raji细胞、T淋巴瘤Jurkat细胞凋亡[7]。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治惰性淋巴瘤,单用夏枯草治疗近期有效率为10.53%,改良CHOP方案化疗组近期有效率为52.63%,夏枯草与改良CHOP方案联合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75.00%,任意两组比较近期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单用夏枯草组近期有效率仅为10.53%,但与改良CHOP方案联合后,其有效率较单用改良CHOP方案提高了22.37%,这表明夏枯草和改良CHOP方案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此外,单用夏枯草组未出现全身反应,对肝肾功能无损害,未见白细胞下降,与化疗组相比,患者的副反应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夏枯草用于治疗惰性淋巴瘤能够提高化疗的近期有效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明智,李文才,王瑞林.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212.
       
       [2] 钱信忠.中国本草彩色图鉴·常用中药篇,下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8.
       
       [3] Horikawa K, Mohri T, Tanaka Y, et al. Moderate inhibition of mutagen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of benzo[a]pyrene, 1, 6-dinitropyrene and 3, 9-dinitrofluoran theneby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Mutagenesis, 1994, 9(6):523.
       
       [4] Seftor REB, Seftor Ea, Grimes WJ, et al. Human melanoma cell invasion is inhibited invitro by swain sonine and deoxymannojirimycin with a concomitant decrease in collgenase Ⅳ expression. Melanoma Res. 1991, 1(1):43.
       
       [5] 周荣耀,徐中伟,倪爱娣,等.夏枯草注射液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5(2):49.
       
       [6] 王文海, 周荣耀, 倪爱娣, 等. 夏枯草注射液为主治疗中晚期胃、大肠癌30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 2003, 9(13): 24.
       
       [7] 张明智,张可杰,王庆端,等.夏枯草对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4.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