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论中医对亚健康状况的认识及养生调治
作者:张俊卿,赵新芳,白贺霞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亚健康;,,中医认识;,,养生调治
       摘要:阐述了中医对人类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应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心身医学及其纯自然的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方法等,对亚健康状态方面的养生调治方法。
       关键词:亚健康;  中医认识;  养生调治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生态环境变化,人类所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压力下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普遍存在,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亚健康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必将导致人们从健康――亚健康――疾病的最终转化。亚健康状态指的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潜病状态。因其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1]。199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通过专家鉴定,将一组以慢性持久性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症候群、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者,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并制订了CFS诊断标准[2],此后CFS作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世界各国医学界被广泛研究。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具体表现为三方面:①精神心理: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瞌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燥焦虑、头昏、头沉、头痛、心律不齐、心慌心悸、胸闷等;②生理:乏力疲劳、出汗气短、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性欲减退、手足发凉或麻木、易感冒等;③社会: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气质特点的人们中,亚健康状态的分布、表现和发展结局是不尽相同的[3]。
         1  影响因素
       翻阅古代医籍,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这一称谓,但其却是内伤杂病范畴中许多证候的表现。中医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亚健康和疾病都属于人体的阴阳失衡。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1.1  心理失衡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万事劳其行,百忧撼其心”。社会的竞争,角色紧张,角色冲突,心理冲突,若不能获得解决,便会造成挫折和心理应激。许多研究表明,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健康的大敌,复杂的各种关系,使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也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1.2  现代人的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结构(膏梁厚味)往往营养配给不均衡,且食品中人工添加剂过多,人工饲养动物成熟期短、营养成分偏缺,造成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缺乏和营养失衡,肥胖症增多,机体的代谢功能出现紊乱。
       1.3  环境恶化中医学早就提出“天人相应”学说,十分重视生活环境对健康长寿的影响。现代工业的污染、车辆增多、人口增长、装修的污染,噪音干扰,空调的使用,使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使人烦躁、心情郁闷。
       1.4  节律紊乱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即“生物钟”,它维持着生命运动过程、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若“以妄为常,以酒为浆,醉以入房,昼夜颠倒,饥饱失常,逆时而作,放纵生活”,就会破坏这种节律,影响正常的机体运行。
       1.5  动静失度肢体及脏器组织的活动应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生命在于运动,亦需要静养,它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强身健体要具有针对性,每个人在不同时期,身体的客观情况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如果锻炼不当,也会损坏人体健康。
       1.6  乱用药品乱用药物只会对机体产生危害,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稍感疲劳,就大量滥用补药,稍有小恙,就大量服用抗菌素,人为地造成机体功能失调。
       1.7  七情内伤过喜伤心,暴怒伤肝,忧思伤脾,过悲伤肺,惊恐伤肾。人之精气如油,神如火,火太旺,则油易干;神太用,则精气易衰,心理失衡,外伤劳损、房事过度等都可成为脏器功能失调的诱发原因和过度状态,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防治亚健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亚健康状态表现的主要症状是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等失于平衡而出现的,因此主要从平衡阴阳及调理脏腑为出发点。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特别是整体治疗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更具特色。现将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2  非药物疗法
       “未病先防”。中医强调“防病于未然”,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可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如孙思邈所言:“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患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中医在古人“治未病”思想上已有了新的发展,包括防、治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未病。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审查人的神、色、形、态、脉、舌等体征及其性格、饮食、大小便等情况,结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医学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进行分析判断,然后采用多种方法作出纠治,使其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2.1  预防亚健康首先应从纠正病因开始从方法上“审因论治”,从平时的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重视自身健康,做到科学地健身、修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主动调适生活起居的内容,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把健康知识交给每一个人,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才能提高自己健康水平,从亚健康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2.2  养生方法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畅、劳逸适度是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的根本方法。做到不渴也经常饮水,不累也应主动休息,不饿也应按时进餐,无便意也要定时入厕,不困也要按时睡觉,无痰也应主动咳嗽,无喜事也应笑口常开,无病也要主动问医[4]。目前的保健新观点是不等疲劳出现就应该休息(称“主动休息”),因为人感到疲劳本身是对人体健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疲劳既现,说明身体已经受到某种损害,也许这些损害尚不可见,但却在“侵蚀”着健康、生命。主动休息则可保证身体免受损害,有利于体脑的保健,人们把主动休息称为“健康的金钥匙”。
       2.3  心理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乐观、开朗、愉快、恬静、和谐喜悦的心理状态有益于健康,对于亚健康研究而言,以心理、社会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综合征,有时和神经障碍难以严格区分。其实两者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在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心理调适的治疗尤为重要。
       2.4  体育疗法传统的体育疗法如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这些方法具有扶正祛邪、调节精神、改善机能、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延年益寿、减缓衰老等功效。正如《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华佗所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2.5  外治疗法针灸保健穴位疗法;穴位艾灸疗法;挑治、刮痧疗法;热敷、浸泡、熏蒸、石蜡疗法、捏脊疗法、推拿按摩类疗法等。此外还包括自然类疗法、气功类疗法、调摄房事类疗法等,均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增加免疫力,实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使机体的正常活动得以恢复和维持,将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或接近于最佳生理状态,起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3  内服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学的根本原则是辨证论治,是建立在对整个机体状态偏离程度判定基础上的整体性治疗。也是判断亚健康状态偏离的总原则。辨证论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亚健康状态或体质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3.1  痰湿内盛状态神疲倦怠、头昏脑胀、食欲不振、下肢沉重,懒于活动,舌淡苔厚或腻,乃痰湿内盛,治宜祛痰化湿,用二陈汤加减;若兼心烦不寐、郁闷难解,则用湿胆汤加减;若兼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苔转黄腻,则为痰热内扰,上方加黄连、胆草。
       3.2  肺卫不固状态易患感冒,体虚力弱、面白无泽,多汗。可用玉屏风散加减。
       3.3  肝经郁滞状态烦躁、焦虑紧张、易于激动,两胁胀痛,月经失调、经前乳胀、痛经,兼见胸闷气短,纳差嗳气,此为肝气郁结,一般用逍遥散加减。
       3.4  经络淤阻状态胸闷、胸痛,伴四肢麻木、颈背酸痛、周身不适,早晨起床有不快感,舌质暗红或有淤点,可用血府逐淤汤加舒筋通络之品。
       3.5  心脾两虚状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记忆力下降,肢倦神疲,食少纳呆,面色憔悴,伴胸闷、偶有心律不齐,此乃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可用归脾汤加减。
       3.6  脾虚湿阻状态大便时溏时泻,脘腹胀满不舒,全身乏力、极易疲倦,伴有厌食、消化不良、舌苔厚浊,用参苓白术散调服。
       3.7  肾虚精亏状态可见三种,①肾阴虚者,自觉发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常见劳心、房事过度之人,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②肾阳虚者,禀赋薄弱,面色淡白,腰酸腿软,阳痿,形寒尿频,可用右归丸或金贵肾气丸加减;③或若有以上症状且伴有面红潮热、有时畏冷恶寒,出现肾精亏损、阴阳失调,则益肾填精,阴阳双调。临床调治的分类,基本上都是以其对状态的调整作用为判断依据,是按状态诊疗的需要而相应建立起来的的调治方法,在传统基础上从不同方面着眼于对机体偏颇状态的调整,因此能够从阴阳失衡的不同方面加以调理,以达到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然而,临床调治过程多变通应用。应该指出:中医强调整体治疗和辨证施治。我们应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治,并结合心理疏导、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总之,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生老病死,虽然不可抗拒,但我们应该主动地适应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时应养身健体,在欲病时早期防治,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亚健康状态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较为普遍的亚健康状态亟待日益受到重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心身医学及其纯自然的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方法等,在诊断、预防、治疗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着丰富多彩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对未来世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  张路星,朱耀平.解读亚健康[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57
       [2]  Holmes GP Kaplan JE,Gantz NE,et al.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tion[J].Aun Iutern Med,1988,108:387.
       [3]  林顺治.国民亚健康状况之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109.
       [4]  陈俊文.浅谈主动养生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9):53.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