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与合煎样品中黄芩苷含量的比较
作者:靳凤云 钟正灵 张丽艳 梁光义 曹佩雪 杨玉琴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对当归六黄汤合煎液与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比较,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18(4.6 mm×250 mm,5 μm ) 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中黄芩苷含量明显高于合煎样品。结论为当归六黄汤分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当归六黄汤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当归六黄汤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7味中药组成。用于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主治阴虚火旺证。临床上多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盗汗[1]。汤剂迄今仍是中医临床最主要的给药模式,但汤剂的煎煮具有随意性,使用也不方便,因而近年出现了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以批量的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分别加水煎煮、浓缩、干燥而得,经单剂量包装,使用时按处方混合后开水冲服,与中药汤剂的分煎相似。传统中药汤剂是按方配药,加水共煎而得,即合煎。分煎与合煎制得汤剂的药效学、临床疗效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报道[2],但有关其化学组成方面的报道较少。本实验以黄芩中黄芩苷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比较该方“分煎”和“合煎”制得的汤剂中黄芩苷的含量变化,从中药复方汤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面为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Agli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真空脱气机,自动进样器,四元泵,DAD检测器),HP1100/ WIND3D工作站。黄芩苷对照品(批号:110715-200212,供含量测定用)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净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药材经贵阳中医学院生药实验室董丽莎教授鉴定,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a(Oliv.)Diels的干燥根,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 mongholicus (Bge.)Hsiao的干燥根。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茎。
       2  方法与结果
       2.1  中药配方颗粒、传统汤剂、阴性样品的制备
       2.1.1  中药配方颗粒(分煎)样品称取黄芪120 g,先加8倍量的水,煎煮1h后过滤,滤渣加6倍量的水煎煮1 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分别称取生地、熟地、黄连、黄柏、当归、黄芩各60 g,按上述方法进行制备,即得各味药材的浸膏粉(该提取工艺为商品化当归六黄汤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由贵州宏宇药业提供)。
       2.1.2  传统汤剂(合煎)样品按处方比例称取各味药材粗粉,加20倍量的水, 煎煮至10倍量,过滤,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即得传统汤剂样品(传统方法)。
       2.1.3  阴性样品按照处方比例称取除黄芩外的各味药材浸膏粉,混合均匀,即得分煎阴性样品;按照处方比例称取除黄芩外的各味药材,加20倍量的水,煎煮至10倍量,浓缩,减压干燥,即得合煎阴性样品。
       2.2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KMA ODS-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5∶45∶0.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在60℃减压干燥4 h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104.4 μg/ml的溶液,备用。
       2.4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定当归六黄汤分煎与合煎浸膏粉各约0.4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称重,超声45 min,放冷,补足减失重量,过滤,续滤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即得黄芩苷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样品色谱见图1~3。
       2.5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2,4,6,8,10 ml的黄芩苷对照品溶液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按在上述色谱条件进样10 μl,以峰面积积分值(A)为纵坐标,进样量(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回归方程为:A=24.20X-1.56,r=0.999 95,结果表明黄芩苷在0.208 8~1.04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图1  对照品色谱图(略)           
       图2  分煎样品色谱图(略)
       图3  合煎样品色谱图(略)
       2.6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黄芩苷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次,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RSD=0.09%,表明精密度良好。
       2.7  重复性实验精密称取同一批分煎浸膏粉、合煎浸膏粉各6份,按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和色谱条件测定,计算黄芩苷的含量,RSD 分别为RSD=0.07%(n=6)、 RSD=0.56%(n=6)。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8  稳定性实验精密称取分煎液浸膏粉、合煎液浸膏粉各0.4 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分别在0,2,4,6,8 h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RSD分别为0.44%,0.28%,表明当归六黄汤分煎、合煎样品在8 h内稳定。
       2.9  加样回收率实验 分别精密称取已知含量分煎浸膏粉、合煎浸膏粉各9份,加入适量黄芩苷对照品溶液,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处理,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RSD分别为0.47%,1.22%。结果见表1~2。
       表1  分煎样品的加样回收率实验(略)
       表2  合煎液的加样回收率实验(略)
       2.10  样品含量的测定按照供试液制备方法分别处理6份样品,在“2.2”项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略)
       *为每处方中含量
       表4  黄芩苷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略)
       由表4可知,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和合煎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有显著性的差异。由此可以得出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芩苷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传统煎煮方法得到的传统汤剂其平均含量均低于颗粒汤剂的平均含量。
       3  讨论
       
       对提取溶媒进行考察,采用不同浓度的甲醇[3](30%,50%,70%,100%)与乙醇[4](30%,50%,70%,100%)超声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用70%乙醇为提取溶媒,黄芩苷的含量较高。
       
       对提取时间进行考察,用70%乙醇分别超声15,30,45,60min,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苷超声45min含量最高。
       
       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Ⅰ部)所载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指标性成分的分离效果不好,经过调整后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5∶45∶0.2),分离度、保留时间、峰形均好于药典方法,故最后采用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5∶45∶0.2)。
       
       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明显的高于合煎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可能是由于合煎过程中药物之间发生相互反应,生产沉淀或生成其他物质,从而导致合煎样品中黄芩苷含量偏低。
       【参考文献】
           [1] 李怀珠.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阴虚火旺型盗汗13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5,7(12):35.
       
       [2] 周嘉林,王永山.中药浓缩颗粒临床应用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 黄海滨. HPLC测定扶正散结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 20O4, 29 (6):587.
       
       [4] 金 涛,仇雅静. HPLC测定痤疮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J]. 海峡药学,2004,16(4):6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