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78例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探讨
作者:何晓燕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 435002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理学 心理护理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往往年龄大、病程长、反复住院,心理和生理负担都很重,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心理十分脆弱,而后者又成为心理负荷加重诱因之一,恶性循环。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往往注重对感染的控制及用药,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无暇顾及,我们研究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作用。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080101~200901在黄石市二医院住院的患者,有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共78例,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6±3.5)岁,其中冠心病2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24例,瓣膜病11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肺心病5例。
       2 方法
       
   
       对所选患者采取常规强心、扩管、利尿等治疗,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出院,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入院后采取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调查心理问题,展开心理治疗,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相应对症处理。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方面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对比其住院时间长短间接反映效果。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其差异有显著性。
       3 结果
       
   
       两组对比结果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讨论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特点是心理活动复杂,情感脆弱,敏感多疑,接受暗示性强;对病情、自觉症状格外关心,对问题爱刨根问底;入院后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58%出现抑郁情绪,22%有敌对情绪,16%表现不安。焦虑情绪在入院后48 h最为明显,抑郁情绪在入院第3天到第5天逐渐明显。
       
       心理干预对策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帮助患者熟悉环境,适时的移情,尊重患者的意见,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工作制度、责任医生和护士、仪器使用、各种检验的目的等患者急需要知道的事情,了解患者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家庭的基本情况,认识家属,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当急诊患者来到医院就诊时,护士先站立,面带笑容,主动打招呼,使用礼貌语言询问病情并及时安排医生接诊,情感上要对患者有深切的同情心和负责精神,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用真情换真心[1]。同时用优质的服务使患者在1 ~2 h初步好转,24 h明显好转,这是得到患者信任和获得良好形象的基础。
       
       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无庸讳言,经济负担是心理负担的来源之一,许多患者拒绝接受心电监护就是这个原因。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选用较便宜的药物和简单的治疗,例如用硝普纳、硝酸甘油代替异舒吉、鲁南欣康;减少输液泵使用时间[3];较贵的药物和治疗要及时取得患者的同意及理解。
       
       根据以上的资料及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患者个人的切实可行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的实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护士长利用在每日晨会、交接班时,由责任护士汇报计划,统一各级护士的认识,达到共同完成、全方位护理的目的。根据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间段,适时进行指导。总之,我们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心理指导,适时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掌握患者情绪变化,消除紧张情绪,帮助患者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组资料显示缩短了住院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了卫生资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同时要进行心理护理,加强预见性护理和观察,指导合理用药和健康教育。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和思想负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再住院率,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心理学的学习,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沙世种.与急诊患者沟通技巧[J].安徽医药,2006,10(1):75.
       
       [2]汪纯洁。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7(14):2 795.
       
       [3]汪勇,张蔚,王安平.医学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284.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