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药用植物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作者:邵世光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传统的《药用植物学》课程在教学时多采用理论、实验和野外实践的分类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教学效果不理想。《药用植物学》“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探索式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探索式教学。其课堂教学模式为:学习预备→单元任务→自主探索→系统归纳。在使用该方法时,应坚持循序渐进、强化预习、胆大心细和鼓励为主四原则。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一体化教学 探索式教学 教学方法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教材内容涉及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分类和生理生化等诸方面内容,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实验、野外实践技能,都是这些专业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由于该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使得课堂教学十分枯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困难,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实验、实践技能的提高,笔者经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建立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探索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理论-实验-实践分类教学的不足
       长期以来,《药用植物学》已经习惯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野外实践的分类教学,使一门课程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三张皮”。理论教学部分的教学任务侧重课程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教学内容强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方法基本使用讲述法,课堂组织关系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师生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是专业知识的输出和输入。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许多教师实施了多媒体教学,加大了单位课堂的知识容量,但本质上只是加大了知识的输出率。
       
       讲述法在《药用植物学》等大学课程教学中处于根深蒂固的地位,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课程的专业知识量大,不“灌”讲不完;二是大学生具有接受这些知识的智力水平,能“灌”得进去。讲述法的不足是明显的,它忽视了一个事实,即知识爆炸的时代,专业知识与日俱增,知识更新周期迅速缩短,人们永远也无法穷尽所有专业知识;此外,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大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获取知识的心智能力,对他们而言,图书馆往往比课堂更为重要。实践表明,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完全使用讲述法(特别是植物分类部分的内容),课堂气氛会显得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分类教学模式下,实验、实践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实践教学要服从、服务于理论教学,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要与理论课程相对应,在教学进度上要与理论课程相同步。这种机械的、验证式的教学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2 “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探索式教学方法
        “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探索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在教学组织上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合为一体,变“三张皮”为“一张皮”,把课堂建立在实验室(如解剖学部分)和室外实践基地(如分类学部分);在教法上实施探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2.1  教学方法的特征
       2.1.1  目的指向性大学生的学习是具有目的的过程,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形成终结性的成果。《药用植物学》的学习首先是教学计划提出的任务(教师的),其次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派生出的新任务(学生个体的)。
       2.1.2  认知的操作性教师教给学生规则和策略,学生自己发展具体的过程。
       2.1.3  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前提,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过程。
       2.1.4  知识传授的诱导性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并研究相关问题。
       2.1.5  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性学习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学习场所不局限于课堂,不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方向设限,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资源意识和方向目标意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主动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
       2.2 教学模式
       学生:预习  明确单元目标  实验→讨论→实验  新知识构建+知识技能迁移
        ↓        ↓                  ↓          ↓               
       过程:学习预备→单元任务      →    自主探索  →  系统归纳         
        ↑        ↑                  ↑          ↑               
       教师:教学计划  目标分解              指导        总结  
        
       目标:      学习训练    科学素养训练    知识掌握、拓展和创新 
       2.2.1 学习预备大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智力、能力和时间,学校能够提供学生学习的图书资料,这是学习预备的基础。教师在开课前要认真研究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和目标,明确《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要求,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将其印发到每一位同学的手中,使学生明了每一课时的学习任务。责成学生在课前通览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并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阅读相关课外资料。通过学习预备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学会利用课外学习资源,适当扩展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明确课堂中应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2.2.2  单元任务在上课之前,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本单元(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应思考和解决的重点问题,同时准备好学生探索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实验器材、药品、标本、装片等。教师要简单提示实验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对首次出现的操作技术,如临时水装片的制作、徒手切片技术、标本制作技术等,应详细讲解,并通过后续单元的反复训练形成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
       2.2.3 自主探索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即开始自主探索。自主探索以解决知识点为目标,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同组同学相互讨论,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反复实验,并协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教师实施指导、点拨,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注意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和技能纠偏。
        在对植物分类的几个单元教学时,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根据季节的特点,让学生自行采集野生植物,自主检索,并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进行科、种的鉴定,进而掌握其生药学的特征。
       
       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在学习预备期或课堂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临时设计自己的新的学习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继续进行探索。
       2.2.4 系统归纳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对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并使之系统化。归纳时应做到:一要精讲,即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高度概括,摒弃枝叶,讲解详略得当,语言精练不拖沓;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即把握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综合利用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三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贯通,即将本单元知识与前期知识进行比较、融会,努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四要加强师生互动,即教师在讲解时也要避免唱“独角戏”,应鼓励学生参与,实现师生良性互动,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科学调控。
       
       如“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部分,尽管教材内容不多,但确实是该章的重点和难点。归纳时我们首先让学生回忆成熟花粉粒的形成过程,然后利用板图向学生展示子房的结构-胚珠的发育-胚囊的形成过程,边讲述边与花粉粒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并启发学生思考:细胞中有细胞的特殊构造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雌配子体的结构被称做“胚囊”等,为后续“胚的发育”内容的讲解埋下伏笔。
       2.2.5 知识迁移迁移是一种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即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事业中能够有效地应用学习结果。迁移既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对学习内容的提高和深化。
       
       知识扩展:要求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课外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将书本知识作为知识“核”,扩展的知识成为知识“幔”,共同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形成探索小课题: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资料检索获得答案,如以我市地名命名的中药--海州香薷 Ehholtzia splendens Nakai et F.Meakawa,为什么会在新版《中国药典》中“出局”,海州香薷没有利用价值了吗?有的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获得答案,如本地居民喜食的霞草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 .的生药学特征是什么?还有一些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要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来解决,如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 为什么会有果胞的集团式发生,有什么意义等,都可以形成小课题。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不放过,勇于深究。以上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在学生上课时发现的,并通过努力,形成论文发表。
       3 “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探索式教学的原则
       3.1 循序渐进原则实施“一体化”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而言,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尚未形成,应着重强调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临时水装片的制作技术、徒手切片技术、作图技术等)的掌握。一段时间后,再逐步推进“一体化”教学。
       3.2 强化预习原则“一体化”教学效益的高低、效果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课前预习。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对课堂内容心中无数,失去课堂学习目标,学习就会陷入被动。“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在开学时即将本教材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印发到每一位同学手中,使学生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检查、发现学生预习的情况,对预习不足的同学要提出改进意见。
       3.3 胆大心细原则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对新使用的设备和新接触的实验方法,往往具有程度不同的害怕心理,不能放手使用。为此,教师应讲明各类仪器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同时要求学生对待科学实验要严谨、细致,不能有半点马虎。
       3.4 鼓励为主原则药用植物学内容繁杂、枯燥,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疲劳感。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发现,使其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对操作失误或实验效果不理想的学生,也应与其平等地分析原因,肯定其探索精神,鼓励其进一步努力。
         
       教学实践证明,“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探索式教学可以优化《药用植物学》的课程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