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仲景论黄疸
作者:吕永慧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 51013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张仲景 黄疸 分类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预后
        张仲景对于黄疸病的认识,不拘泥于《内经》,而且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发挥。关于黄疸的分类,提出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虚劳萎黄五疸之分,并且女劳疸与虚劳萎黄,作为鉴别诊断而提出;关于黄疸的病因病机,不仅提出有湿热发黄、寒湿发黄、火劫发黄、女劳发黄以及虚劳萎黄等,而且强调湿淤入血分之理;关于黄疸的治疗,不仅重视清热利湿之法,而且将汗、吐、下、和、温、清、补及消等法皆贯穿于其治疗中,同时又强调了预后的判断。因此,张仲景对于黄疸病的认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精髓,对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黄疸概念与分类
        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黄为本病的主要特征。“黄疸”一词早在《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概括了黄疸的主要特征。然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不拘泥于《内经》,而且有所发挥。在《伤寒论》谓为发黄、谷瘅(疸);始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有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虚劳萎黄之分。其中,仲景之女劳疸非专指黄疸病,是作为鉴别诊断而提出的。男子虚劳萎黄,是气血两亏所致,亦应视作鉴别诊断[1]。从黄疸病的病因分类,其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及黄疸变证(黑疸);从黄疸病的病机分类,其分为湿热黄疸、寒湿黄疸、瘀血发黄、火劫发黄及女劳发黄等。
       2  黄疸的病因病机
       2.1  感受外邪张仲景在《伤寒论》论述黄疸的多个条文中,如260,261,262,259条,均提到“伤寒”二字,说明感受寒邪后,有两种转归,一是风寒相搏日久,由表入里,郁而化热,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注膀胱,而致黄疸;二是感受寒邪,发汗太过,损伤中阳,寒湿中阻,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不循常道,而致黄疸。《伤寒论》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被火者,微发黄色,……”,说明了感受风热之邪,邪热内盛,误用火攻,以火治热,火热相长,熏灼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肠道而发黄。因此,仲景认为六淫之中的风寒湿热火均可致黄疸,而湿又是关键所在,故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之说。
       2.2  酒食不节《金匮要略》曰:“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名曰谷疸。”又“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仲景指出,饮食不节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阻滞,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淫肌肤而发黄。故有谷疸、酒疸之称。
       2.3  脾胃虚寒《伤寒论》187条云:“太阴者,身当发黄”,说明太阴寒湿,可发黄。太阴为湿土之脏,感受寒邪后,外寒与内湿相合,寒湿郁滞,影响肝胆疏泄,而致胆汁外溢则发黄。故《类证治裁黄疸》说:“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
       2.4  瘀热发黄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淤热以行。”阐明了湿邪蕴郁脾胃,邪热“淤”结于血分,导致淤热发黄的道理。陈兆洋[2]认为临床上很多湿热病虽然以脾胃为中心,出现湿阻中焦的症状,但很少发生黄疸,这是因为湿热邪气只郁阻气机,而血分未受影响时,只不过是一般湿热病;只有当湿邪不但郁阻气机,同时又伤及血分时,才能发生黄疸。脾为湿土,脾土统血,热陷血分,脾湿郁遏,乃发为黄。所以,仲景在《伤寒论》236条中指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淤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总之,黄疸的病因,与风寒湿热均有关,其中以湿为主。病理演变有寒化热化之分,湿从热化则为阳黄,从寒化则阴黄。从脏腑来看,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胆,与血分有关,若湿邪仅在气分不发黄,往往深入血分,瘀结于里而发黄。
       3  黄疸的辨证施治
       3.1  湿热发黄(阳黄)
       3.1.1  湿热并重(谷疸)
        辨证: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热为阳邪,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水湿不能下行,湿无去路,则小便不利;热盛于里,津液内竭,则渴饮水浆;湿热郁蒸于内,腑气不通,则腹微满;湿热中阻,升降失司,清阳不升,则头眩;湿热中阻,营卫不和,则恶寒发热。
        治法:清热利湿,祛瘀退黄。方药:茵陈蒿汤。
        方义: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为退黄主药;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以助茵陈清热利湿之功;大黄清热散瘀,泻下通腑,使瘀热从大便而出。
       3.1.2  湿热郁滞,无表里证
       辨证:胃有瘀热,湿热相蒸,郁于三焦,胆汁外溢肌肤,热为阳邪,则发热、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热盛津伤,则口渴。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栀子柏皮汤。
        方义:栀子苦寒,清内热,泻三焦之火,由小便而出;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甘草味甘,健脾和中,以缓栀子、黄柏苦寒之性。
       3.1.3  湿热郁滞,兼表证
        辨证:伤寒表邪不解,热不外泄,与湿相合,湿热内蕴,瘀热在里,而发黄。若表虚卫气不固,营卫不和,则脉浮,自汗。
        治法:清热利湿,解表祛瘀。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或麻黄醇酒汤或桂枝加黄芪汤。
        方义:①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利气解表;连翘、赤小豆、生梓柏皮,清热利湿;生姜、大枣、甘草,健脾和中;②麻黄醇酒汤。方中麻黄解表散邪;美酒辛散,以助麻黄辛温出汗,黄从汗解;③桂枝加黄芪汤。方中桂枝汤,发汗解表,调和营卫;黄芪扶正解表,除湿利水。
       3.1.4  湿热郁滞,兼半表半里证
        辨证:邪在少阳,肝胆失和,胆汁外溢,则身目俱黄;邪正相争半表半里,则寒热往来;肝木克土,气机阻滞,则腹痛;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呕吐。治法:和解少阳退黄。
        方药:小柴胡汤。
        方义:方中柴胡解少阳之邪,黄芩清半里之热,共解半表半里;半夏、生姜止呕除烦;甘草、人参、大枣健脾和中。全方共凑和解枢机以退黄。
       3.1.5  湿热郁滞,结于上焦
        辨证:湿热内阻,胆汁外溢肌肤,则身目俱黄;湿热内阻中焦,升降失司,湿热上蒸,则心中热,湿热下流,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湿盛郁滞,胃失和降,则腹满欲吐,或无热。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因势利导。
        方药:瓜蒂汤。
        方义:瓜蒂清热泻水涌吐,使病邪从上排出。
       3.1.6  热重于湿(酒疸)
        辨证: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热为阳邪,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湿热蕴结,上熏于心胸,气机阻滞,则胸中懊憹、热痛。治法:清热除烦,利湿退黄。
        方药:栀子大黄汤。
        方义:方中栀子清热除烦,通利小便;豆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二者相配,则清宣胸中郁热,除烦躁止懊憹;枳实破气开痞,浊气下降,二者相伍,以致导热下行,湿热从二便而出。
       3.1.7  热重于湿(里实)
        辨证: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热为阳邪,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热盛里实,腑气不通,则腹满;水湿不能下行,湿无去路,则小便不利;湿热郁内,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腹满;热迫津液外出,则汗出。
        治法:泻热通腑,利湿退黄。
        方药:大黄硝石汤。
        方义:方中大黄、硝石二药攻瘀通腑,入血分行瘀散热;栀子清热降火,通利小便;黄柏清热燥湿退黄。
       3.1.8  湿重于热
        辨证:湿遏热壅,胆汁外溢肌肤,则身目俱黄;湿多热少,湿为阴邪,则黄色不够鲜明;湿遏阳气,气化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化,则头重身困,胸脘痞闷,食欲减退。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
        方义: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出。
       3.2  瘀血发黄
       3.2.1  瘀血湿热(女劳疸转黑疸)
        辨证:房事不节,肾气亏虚,阴虚内热,则手足热,微汗出,薄暮即发;虚劳不足,额上黑;肾气不固,膀胱急,小便自利;日久肾及于脾,脾虚失运,水谷不化,则腹胀如水状,大便溏;日久虚热内灼,瘀血外溢,则大便黑。治法:泻热利水除瘀。
        方药:硝石矾石散。
        方义:硝石泻热逐瘀,利水泻下,解毒消肿;矾石泻热化湿利水;大麦粥补中益气,以防二石伤胃。
       3.2.2  蓄血发黄
        辨证:太阳表邪未解,陷入下焦,血热互结,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则身目俱黄;上扰心神,则其人如狂;热结于下焦,气机不畅,则少腹满。
        治法:破血逐瘀。
        方药:抵当汤。
        方义:水蛭、虻虫破血逐瘀;桃仁活血化瘀;大黄泻热导瘀。瘀去血畅则黄自退。
       3.3  寒湿发黄(阴黄、谷疸)
       3.3.1  辨证寒湿内滞,脾阳不运,胆汁外泄,则身目俱黄;因寒湿为阴邪,则黄色如烟熏;湿困中土,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则食难用饱;饱则脾胃气机阻滞,则饱则微烦头眩;中焦失于运化,则腹满;中焦气机不化,水湿不泄,则小便难。
       3.3.2  治法温阳化湿。
       3.3.3  方药仲景无方,茵陈术附汤选自《医学心悟》。
       3.3.4  方义茵陈、附子,温化寒湿退黄;白术、干姜、甘草,健脾温中。脾阳健运,则寒湿散而黄自退,即所谓温阳以化湿也。
       4  黄疸误治变证
       4.1  辨证从热除必哕中可推测,身目俱黄,乃是中焦虚寒,脾阳不运,寒湿郁滞,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所致;运化失司,则腹满;土不生金,肺气失降,则喘;中焦虚寒,内无湿热,则小便色清;若误用清热之剂,则更伤中焦之阳,胃失和降则哕。
       4.2  治法温中降逆。
       4.3  方药小半夏汤。
       4.4  方义方中半夏散结除饮;生姜辛散水气,和胃降逆,佐制半夏毒性。
       5  黄疸的预后判定
        关于黄疸的预后判定,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有记载,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
       5.1  从时间判定预后《金匮要略》云:“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说明治疗黄疸应早期,不可延误,否则将会转为难治。
       5.2  从口渴与否判定预后黄疸伴口渴,是因湿热化燥,病邪入里加重,若饮水反助其湿,故难治;口不渴,说明热邪不盛,津液未伤,正能胜邪,病轻可治。故《金匮要略》曰:“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
       5.3  从有无腹如水状判定《金匮要略》曰:“额上黑,……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仲景在此说明,女劳疸肾虚日久,湿热内生,累及后天,脾肾两衰,腹如水状,乃属脾肾两败,故为难治。
       5.4  从有无腹满判定预后仲景虽多次在《金匮要略》中,提到黄疸常伴有腹满之症,如“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又如“酒黄疸者……腹满欲吐”,但此处所提及的腹满,是由于脾虚湿阻,水谷不消,气机不畅所致,可治。只有在论及女劳疸时,认为难治。如《金匮要略》曰:“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女劳得之;……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本条文说明了在女劳疸时,日久肾虚累及脾,脾肾两衰,故为难治。
       5.5  从小便通利与否判断预后小便通利与否,是判断黄疸治疗转归的重要环节。《伤寒论》(231,232条)说:“阳明中风,……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三阳合病,黄疸又见时时哕,乃胆胃之气上逆,若挟冲气上冲,将有血随气逆,肝失藏血,损伤阳络而发吐血、衄血等危候。加之腹满,乃胃肠腑气不通;小便难,是膀胱气化失职;进而不尿腹满加哕[1],是其危候。
       6  结语
        本文通过复习张仲景对于黄疸病的认识,体会到仲景不拘泥于《内经》,而且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所发展。不仅从黄疸的分类、病因病机、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地论述,而且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精髓,对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张仲景对于黄疸病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有将黑疸与女劳疸混为一谈的现象,如在症状、治疗以及预后方面[3]。因此,除了学习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外,也要辨证地、科学地看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寒阳,李家庚.《伤寒杂病论》黄疸病证治规律探要[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6):29.
       
       [2]陈兆洋.黄疸病机从瘀论探析[J].广西中医药,2001,24( 3):39.
       
       [3]蒋 明.《金匮要略》女劳疸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J].浙江中医杂志,2002,6:23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