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三阴三阳与三胚层
作者:余 滨,王伯章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3)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源远流长,里面所蕴含着的种种系统理论知识,构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从五脏八纲,到卫气营血,乃至六经,都是一个个璀璨发光的宝石。然而,如何对这些理论系统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阐释,将可以使多年来一直提倡的中西医结合做到理论上的真正结合。在此有一个结合点就是六经的三阴三阳与三胚层的联系。
       【关键词】  三阴三阳; 六经; 三胚层
       中医基础理论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而它里面所蕴含着的种种知识,就是那些璀璨发光的宝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越是在当今发达的科技时代里,越是被人误解,甚至被贬低,而其夺目耀眼的光芒则逐渐蒙上了灰尘,被曲解为石头。究其原因,很明显地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虽然可以用白话文阐述出来,但因为无实际上的物质结构作基础支持,故除了长期从事中医药事业之人外,世人皆无法理解,而得出结论为一个字:“玄”。中医理论很玄,阴阳五行很玄,五脏六腑很玄,精气神很玄,三阴三阳很玄,卫气营血很玄,等等,总归就是“玄”。
       因为“玄”,因为没有实际上明确定义的物质基础作支持,所以自民国时代后期开始,到解放后,至今,当今医学界一直在呼吁的“中西医结合”,大多都是临床上的中西医结合,即在诊疗疾病时,采用中医疗法与现代医学疗法共同结合治疗。而此类“中西医结合”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所取得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氛围中,医学界也提出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第三门医学,即除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外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然而,这些都只是在临床上的结合,至于理论上,则仍然是中医治疗用中医理论解释,西医治疗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两者没有产生任何的交汇点。
       “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都是好猫。”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提出的。此句话同样适用于医学界。“中医,西医,治好病的就是好医。”中医、西医,都是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所以,以人体这个基本物质结构为基点、主要对象的两种理论,其在物质研究上必然存在着某种共性。
       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就有如人体这个核细胞内一对互补的DNA,它们平行环绕着,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互补配对的“碱基对”。而中西医理论结合,即是找出这些碱基对并解读出它们的基因密码。
       究竟这些“碱基对”共有多少?它们又分别是什么?这些目前都没有具体明确的答案,虽然有不少科学家们尝试作出各种解释,但都不尽人意,且让人觉得有点牵强。而因为一次巧妙的偶遇,在研究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基础时,笔者发现了其中一对甚是有趣的“碱基对”,即“三阴三阳”与“三胚层”。
       1 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胚泡的内细胞群保持着受精卵的全分化能力,是胚胎发育的基础。内细胞群首先分化出内胚层和原始外胚层,再由后者分化出中胚层。此后,由内、中、外三个胚层分化形成各器官原基,最终形成人体的各器官组织。[1]
       1.1 外胚层与太阳少阴
       1.1.1 外胚层的分化脊索出现后诱导其背侧的外胚层增厚呈板状,称神经板。神经板随脊索的生长而增长,且头侧宽于尾侧。继而神经板沿其长轴凹陷形成神经沟,沟两侧的隆起缘称神经褶,两侧神经褶在神经沟中段开始靠拢并愈合,并向头尾侧延伸,使神经沟封闭为神经管。神经管位于胚体中轴的外胚层下方,分化为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松果体、神经垂体和视网膜等。在神经褶愈合过程中,一些细胞在神经管的背外侧,形成两条纵行的细胞索,称为神经嵴,它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及肾上腺髓质等结构。位于胚体外表的外胚层,分化为表皮及其附属器、牙釉质、角膜、内耳膜迷路、腺垂体、口鼻腔和肛门上皮等。[2]表皮、毛发、指甲、皮脂腺、汗腺等上皮口、鼻腔和鼻旁窦粘膜上皮,牙釉质、味蕾、唾液腺、肛门上皮外外耳道、鼓膜外层上皮,内耳膜迷路上皮,结合膜上皮,角膜、视网膜、晶状体、虹膜括约肌与开大肌、肌上皮细胞胚腺垂体、神经垂体、肾上腺髓质层男性尿道末端的上皮神经系统
       1.1.2 太阳与少阴小肠为火腑,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而渗入膀胱。膀胱为水腑,主藏津液,职司气化。二腑赖少阴心肾阳气,内而蒸腾津液、化气行水,外而主皮毛,统营卫。《灵枢·营卫生会》曰:“太阳主外”。太阳,又称巨阳,阳气旺盛,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素问·热论》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说明太阳阳气充沛,有卫外功能,为固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3]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肾主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立命之基。心属火,肾属水。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蜇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4]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的尖端,沿着手掌尺侧,上行腕部,出尺骨小头,直上沿尺骨下缘,出于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再上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部,交会肩上,入缺盆,联络心脏,再沿咽部下穿横膈,到胃,属于小肠。它的支脉,从缺盆沿颈旁上向面颊部,到眼外角,弯向后进入耳中。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至鼻,再到眼内角,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5]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组织),通过横膈,联络小肠。它的支脉:从心系的络脉上行,挟着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它的直行脉:从心系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中,再向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到掌骨后豌豆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5]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内角,向上过额部,会于头顶之上。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内络于脑,复出项部,沿肩胛内侧,夹脊柱两旁,直行到达腰部,进入脊旁肌肉,络于肾,属于膀胱;它另有支脉,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臀部,直入膝腘窝中;背部另一支脉,从左右肩胛内侧,另向下行,穿过脊肉,过髀枢部,沿大腿外侧后缘,向下行会合于腘窝内,又向下通过腓肠肌,出外髁的后方,沿着京骨,至小趾外侧尖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5]
       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出于然谷之下,沿着内踝骨的后方,分支进入脚跟中;上向小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上行股部内侧后缘,通过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它直行的经脉,从肾脏向上经过肝和横膈,进入肺脏,沿着喉咙,挟舌根旁;它的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5]
       1.1.3 外胚层与太阳少阴的对应关系相关的上皮细胞:在表,对应于主一身之表的太阳;腺垂体、神经垂体、肾上腺髓质:对应于真阴真阳、先天之本的少阴肾经;神经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应于主神明的少阴心经,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对应于夹脊而行的足太阳膀胱经。
       1.2 中胚层与少阳厥阴
       1.2.1 中胚层的分化中胚层形成后,在脊索的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分为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和侧中胚层;此外,分散存在的中胚层细胞则为间充质。中胚层分化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2]
       轴旁中胚层:紧邻脊索的中胚层细胞增殖较快,形成纵列的细胞索即为轴旁中胚层。轴旁中胚层随即横裂为块状细胞团,称体节。体节左右或成对,从颈部向尾侧依次形成,随胚龄的增长而增多,故可根据体节的数量推算早期胚龄。至第5周体节全部形成,共约42~44对。体节分化为真皮、大部分中轴骨骼(如脊柱、肋骨)及骨骼肌。[1]
       间中胚层: 位于轴旁中胚层与侧外中胚层之间,分化为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侧中胚层:最外侧的中胚层,左右侧中胚层在口咽膜的头侧会合为生心区。侧中胚层分为背腹两层,背侧与外胚层相贴的称体壁中胚层,腹侧与内胚层相贴的称脏壁中胚层,两层之间的腔为原始体腔。体壁中胚层分化为体壁的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等,脏壁中胚层包于原始消化管的外面,分化为消化管与呼吸管壁的肌组织和结缔组织等,原始体腔从头侧到尾侧依次分化为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膜腔。[1]结缔组织、真皮、软骨、骨、骨膜、关节囊、肌腱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血液、心、血管、骨髓、脾、淋巴结、胸膜、腹膜、心包膜中眼球纤维膜、血管膜、脑脊髓膜胚肾单位、集合管、输尿管与膀胱三角处上皮层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的上皮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的上皮肾上腺皮质
       1.2.2 少阳与厥阴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三焦是元气别使,主决渎,名“中渎之腑”,为水火气机运行之道路。胆附于肝,内藏精汁,中寓相火,名“中精之腑”,应春升之气,性喜条达而主疏泄。《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不得相失……命为一阳。”是言三阳经的离合,太阳主表,是敷布阳气以卫于外故为开;阳明主里,受纳阳气以支持内脏为阖;少阳居半表半里之间,转枢内外故为枢,这是三经开阖枢的作用,相互为用,调和统一而不能相失。故少阳之胆腑清利,三焦通畅,枢机运转,气机条达,则阴阳水火升降自如,脾胃自无贼克之患。从而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各司其职。[4]
       厥阴指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及其所络属的脏腑。肝主藏血,内寄相火,体阴用阳,上接君火,为子母相应,下连癸水,成乙癸同源。肝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对脾胃及胆腑的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心包之火以三焦为通路而达于下焦,使肾水温暖以涵养肝木,故厥阴功能正常,则上焦清和,下焦温暖,而脏腑功能正常。[4]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前臂外侧的两骨中间,向上穿过肘,沿上臂外侧,上肩,而交出足少阳胆经的后面,进入缺盆,分布于胸中,散布络于心包,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中上行,出缺盆,上颈项,连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由此屈而下行向面颊,至眼下。它的另一支脉,从耳后入于耳中,出走耳前,经过上关穴的前方,与前脉交面颊,到眼外角,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通过膈肌,历经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它的支脉:循行胸中,横出胁下,当腋下三寸处,又向上行至腋部,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它另有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5]
       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上至额角,向上绕到耳后,沿着颈旁,行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至肩上,又交叉到手少阳三焦经的后面,进入缺盆;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走耳前,到眼外角后;另一支脉,从眼外角分出,下行至大迎穴附近,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至眼眶下;下边盖过颊车,下颈,与前入缺盆的支脉相合,然后下行胸中,通过横膈,络肝属胆,沿胁里,出于气街,绕过阴毛际,横入环跳部;它的直行经脉,从缺盆下向腋下,沿胸侧过季肋,与前支脉会于环跳部,再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向腓骨头前,直下抵绝骨穴,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它的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足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三毛与足厥阴肝经相接。[5]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丛毛部,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行小腿内侧,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腘内缘,沿着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到小腹,夹行于胃的两旁,属肝络胆,上通横膈,散布于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侧,向上进入颃颡,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向下向颊里,环绕口唇内;它的另一支,又从肝脏通过横膈,上注于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接。[5]
       1.2.3 中胚层与少阳厥阴的对应关系骨骼:《灵枢·经脉》云:“少阳……主骨所生病者”,胆藏精汁,精汁养骨,故足少阳胆经主骨所生诸病。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肝经循行之路线。体腔:三焦经“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心血管系统:心包经之属络脏器,且肝经藏血,主疏泄。
       1.3 内胚层与阳明太阴
       1.3.1 内胚层的分化在胚体形成的同时,内胚层卷折形成原始消化管。此管头端起自口咽膜,中部借卵黄蒂与卵黄囊通连,尾端止于泄殖腔膜。原始消化管分化为消化管、消化腺和下呼吸道与肺的上皮,以及中耳、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胱、阴道等的上皮组织。[1]分散的间充质则分化为身体各处的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血管等。[2]咽到直肠消化管各段的上皮,肝、胰、胆囊的上皮喉到肺泡各段的上皮中耳鼓室与咽鼓管的上皮、鼓膜内层上皮内甲状腺、扁桃体、甲状旁腺、胸腺的上皮胚女性尿道、男性尿道近段和膀胱的上皮层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上皮阴道前庭的上皮
       1.3.2 阳明与太阴阳明,是指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而言,且与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互为表里。
       足阳明胃腑,与脾同居中州,以膜相连,且经脉相互络属,故相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燥,以降为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以升为健。脾胃相关,阴阳相调,燥湿相济,升降相因,共同完成水谷的收纳、腐熟,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功能。即所谓“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故脾胃为水谷之海,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4]
       手阳明大肠腑与手太阴肺,有经脉相互络属,故相为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六腑之气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实而不能满,饮食入胃,则胃实而肠虚,食物下传于肠,则肠实而胃虚,虚实交替,腑气得以通顺,肠胃中糟粕方能及时排出体外而不滞留。然而,大肠之传化物,排糟粕,又须依赖肺气的降顺、脾气的布津和胃气的降浊。可见,只有阳明、太阴相济为用,才可完成水谷的收纳、腐熟、吸收、排泄的整个过程。水谷代谢正常,水谷精微就能奉养周身,化生气血,于是《素问·血气形志篇》就有了“阳明常多气多血”的说法。[4]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的尖端,沿食指桡侧向上,出第一、二掌骨间,进入两筋之间,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出肩峰部前边,上出于肩胛上,与诸阳经交会于颈部大椎。向下入缺盆络肺,通过横膈,会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走颈部,通过面颊,入下齿缝中,回转过来绕至上唇,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挟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5]
       手太阴肺经,从中焦胃部起始,向下联络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再从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下循上臂内侧,行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之前,下至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过鱼际,沿鱼际边缘,出大拇指的末端。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出食指尖端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5]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旁的迎香穴,交会于鼻根中,旁边交会足太阳经,下沿鼻外侧,入上齿缝中,回出来环绕口唇,下交于承浆穴处,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再沿颊车上至耳前,通过客主人穴,经颧弓上,沿发际,至额颅部;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至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通过横膈,属于胃,络于脾。它另有一直行经脉,从缺盆下至乳房的内侧,再向下挟脐,进入毛际两旁气街部;另一支脉,从胃下口,下循腹里,至气街与直行的经脉相会合,由此下行经髀关,至伏兔部,下向膝髌中,沿胫骨前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另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它的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进入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5]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的末端,沿大趾内侧的赤白肉际,经过核骨,上行至内踝前边,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方,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膝股内侧的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过横膈,挟行咽喉部,连于舌根,并散布于舌下。它的支脉,又从胃部分出,上过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5]
       1.3.3 内胚层与阳明太阴的对应关系消化系统: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及手阳明大肠经所络属。呼吸系统:手太阴肺经所络属。尿道上皮:足阳明胃经分支所绕行部位。甲状腺等腺体上皮:手足阳明经在头面部所行之分支。中耳系统:足阳明经在颅内所绕行部位。
       2 结语
       综上所列种种三阴三阳与三胚层之间的联系,可谓是国内首次提出。之前曾有学者提出“中医五脏实质是三胚层”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觉得“五”脏与“三”胚层无法有着明显的界定,但它仍有着其合理可借鉴的一面。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三胚层与三阴——太阴、少阴、厥阴的关系,但独阴无阳,与中医基础理论所提的“阴平阳秘”、“阴阳调和”的大原则并不相符合。
       那么,三阴三阳和人体十二经络究竟有着何种的联系?它们只是名字上的一种单纯命名吗?王伯章教授说这是在《黄帝内经》里就有提出的“以气命名,以名命处”的“标本中气学说”,而且“人体十二经络是三阴三阳在人体的投射”。太阳、阳明、少阳是人体的三阳,它们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阳气的多少,太阳最多,为三阳,阳明次之,为二阳,少阳最少,为阳气初生之一阳也。而就人体组织胚胎发育的过程而言,最早出现的是外胚层和内胚层,最后出现的才是中胚层。为什么最后出现的是中胚层?至今仍无明确的解释,但如果用中医理论来解释的话,就可以说得通了。为什么,就是因为阳气最少,所以,中胚层到了最后,当太阳的外胚层和阳明的内胚层都发育到了一定程度后,才产生足够的阳气供中胚层出现。而且,对于纠缠了分子生物学界多年的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也可以有个初步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基因的活动状况的,也就是说,是什么因素(包括细胞内的和细胞外的),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选择性地使某些基因活动和使某些基因不活动的?如果说现代医学还在汲汲寻求着答案的话,那么,我们就用中医传统理论来解释吧,那就是阳气——即所谓的能量,基因自身所蕴含的能量的多少和性质(阴?阳?或者可以说是负?正?)的不同而导致了它们的活动能力的不同,从而在不同的时间分化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世界之原始, 二,即为阴和阳。只有当阴阳调和、阴阳交融,世界才会有万物的化生。就像电场和磁场有正就有负一样,与天地同为一体的人体就有阳也有阴,所以阴阳是不能分离的。
       虽说,三阴三阳和三胚层的分化在某种意义上有着惊人的相同联系,但是,在这各个胚层里,哪部分属阴,哪部分属阳,还有待继续研究和探讨。
       中西医结合是国内医学界里喊了很多年的口号,而如何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到现在,我们都仍在不停地摸索中。临床上的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可贺的进展,而理论上的结合,因为种种的原因和各种条件上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方法。而我们,都会继续努力地在这条道路上不停地摸索,而终有一天,当我们能够真正从理论上也做到了中西医结合时,必将可以把祖国的传统医学推向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上海第一医学院. 组织胚胎学, 第1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306.
       
       [2] 成令忠.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3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50.
       
       [3] 熊曼琪. 伤寒学, 第1版[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97.
       
       [4] 梅国强. 伤寒论讲义,第1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
       
       [5] 孙国杰. 针灸学,第1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