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济阳纲目
卷十二:脾胃   论脾胃胜衰
明 · 武之望
下载:济阳纲目.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东垣曰: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肌,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㑊(音亦,尺脉缓涩,谓之解㑊。又,病名,善食而瘦,谓之食㑊)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位居中央,寄王四时,不得独主于时也),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音食,亏败曰蚀。凡物侵蠹皆曰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