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中医古籍
|
中医教材
|
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
国学经典
|
中医药数据库
|
文章
|
医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无
返回目录
后一篇
下载本篇txt文件
Email本页
收藏本页
勉学堂针灸集成
序
清 · 廖润鸿
下载:
勉学堂针灸集成.txt
本书全文检索:
医用针灸,由来久矣。尝见痼疾沉痼,药力所不能愈者,得针灸而奏效独奇。自穴道难明,业医者惮于穷究,遂藉口泄气,极力诋诃,俾患者视为畏途,致令《内经素问》心法,终于就湮,可慨也。今岁夏,偶遇明师以《针灸集成》相示,因取而读之,渐觉豁然有得。窃以为下手用功处在熟穴法,熟极则巧自生。而余性健忘,深虑旋得旋失,因将原书考正穴法,韵以五言,用当记诵。并遵御纂《医宗金鉴》参互考究,正其讹舛。且近取诸身,时尝寻按至忘寝食,更觉胸有把握,益信古人救世深心,金针度尽,特患不甚研求耳。余自维留京五载,年已四十,文章无灵,终不能进蓬瀛一步。虽平日于天文、算学、地学以及卜巫、壬遁、星命诸学,时深探讨,究无补于斯世,独得此一端,可以卫生,并可以济人。殆所谓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者耶。歌既成,将铜人图按法缩绘小幅,以便案头搜讨。坊友饶君松圃,谓是可益初学,乐为梓行,附诸《针灸集成》之后。因记其爰起如此。
湖南渌江摩润鸿逵宾氏叙于同治十三年甲戌冬十月
用户中心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序
卷一
制九针法
炼针法
四时针法
针刺浅深法
火针法
点穴法
量分寸法
制艾法
作艾炷法
取火法
下火灸时法
灸法
壮数多少法
发灸疮法
疗灸疮法
调养法
针灸不可并施
不耐针灸
用针须合天时
针补泻法
用针宜审顺逆
五夺勿用针泻
针法有泻无补
灸补泻法
针灸禁忌
针要得术
针有上工中工
针入著肉
针灸法
禁忌
灸后治法
禁针穴
禁灸穴
别穴一
募穴
原穴
会穴
讹穴
五脏总属证
一身所属脏腑经
五脏六腑属病
十四经抄穴
十二经井荥输经合旁通
十五络所生病
脉病有是动有所生病
脉有经脉络脉孙络脉
十二经血气多少
十二经行度部分
气行有街
针法有巨刺缪刺散刺
奇经八脉
子午八法
子午流注
五脏之腑所属五输五行
五脏六腑有疾当取十二原
脏腑要穴
六合所出所入
足三焦别脉
八会穴
六经标本
人身四海腧穴
大接经
主病要穴
禁针灸
奇穴
别穴二
诸药灸法
鸡足针法
择针灸吉日法
太乙徙立于中宫朝八风占吉凶
九宫图
身形应九野
太乙游八节日数
九宫尻神图
逐日人神所在出《神应经》
针灸吉日
针灸忌日
坐向法
卷二
折量法
头面部
耳部
目部
口部
鼻部
咳嗽
咽喉
颊颈
齿部
心胸
腹胁
肿胀
积聚
手臂
腰背
脚膝
风部
癫痫
厥逆
急死
痢疾
痔疾
阴疝
淋浊
霍乱
疟疾
虚劳
劳瘵
食不化
黄疸
疮肿
瘰疬
蛊毒
眠睡
内伤瘀血
消渴
汗部
伤寒及瘟疫
大小便
身部
呕吐
妇人
乳肿
小儿
五痫
杂病
九宫数
内景篇针灸
外形篇针灸
杂病篇针灸
卷三
十二经脉流注腧穴
卷四
十二经脉流注腧穴
经外奇穴
禁针穴目录
禁灸穴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素问
灵枢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
难经
本草纲目
外台秘要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人参
丁香
黄芪
鹿茸
芦荟
菊花
百合
当归
海马
灵芝
阿胶
红花
珍珠
槟榔
天麻
山楂
白果
三七
蜂蜜
木瓜
冬虫夏草
枸杞子
蒲公英
西洋参
五味子
玫瑰花
党参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
列缺
手三里
曲池
足三里
地仓
三阴交
合谷
地机
血海
青灵
少海
肩贞
睛明
肾俞
委中
承山
涌泉
太溪
照海
劳宫
外关
阳陵泉
光明
大敦
太冲
长强
腰阳关
命门
关元
大椎
复溜
百会
飞扬
内关
药茶数据库
清宫减体茶
枇杷茶
枸杞茶
麦门冬茶
杜仲茶
续断茶
何首乌茶
生地茶
菊花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
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不能仅凭此信息购药、用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而应以其使用说明书为准,并谨遵医嘱。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 www.tcmdoc.cn 站长信箱:tcmdoc@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