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医便
卷二   夏月诸症治例
明 · 王君尝、饶景曜辑
下载:医便.txt
本书全文检索:
       《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疲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大抵夏三月天气蕃育,阳气发越于外,阴气伏藏于内,是故夏月诸症宜补阴养阳。盖脾胃喜温而恶寒・食忌瓜果水水,药禁纯用寒凉。先哲每于诸凉药中必加炮姜,正此意也。盖夏月心小肠火用事,肺大肠金受伤,孙真人制生脉散,于夏月救天暑之伤庚金,金清则水得以滋其化源,其旨微矣。东垣推广其意,制清暑益气汤,专以胃气为本,盖土旺而金自荣,不为火所制,脾胃旺自能健运,荣养百骸,暑湿之邪,自不能干矣。今将夏月合用诸方,详陈于左,对症活用,无执一也。
       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热,精神困惫,名曰注夏,病属阴虚,元气不足,宜用此方治之。七十一
       黄芪 人参各一钱 白术一钱半 甘草炙五分 陈皮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提纲
卷一
   饮食论
   男女论
卷二
   春月诸症治例
   夏月诸症治例
卷三
   秋月诸症治例附
   冬月诸症治例
卷四
   济阴类
   慈幼类
   养老类
卷五
   禁方
   服用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