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伤寒明理续论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咳逆哕
明 · 陶华
下载:伤寒明理续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夫咳逆者,俗谓之吃忒是也。才发声于喉间则遽止,然连续数声,然而短促不长。古人谓之哕者,非也。哕与干呕无异,但其声浊恶而长,然皆有声而无物。病至于哕,则危,难治矣。大抵近于哕。者,但胸间气塞不得下通,哕则恶浊之声达于外矣。盖因胃气本虚,汗下太过,或复饮水,水寒相搏,虚逆而成。经曰:阳脉浮,则为气。又曰: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又有热气拥郁,上下气不得通而哕者,轻则和解之,通利之,甚则温散之。设若不尿,腹满而哕者,咳逆、脉散而无伦者,虽神医不能措手,与伤寒咳而气逆者又不同也。
       若将吃忒紊于哕与咳而气逆,则误人多矣。临病之际,宜明辩之。
       咳嗽,大便少,与大承气汤下之。盖由热气冲膈肝肺故耳。若便软,泻心汤,胃气虚而冲脉逆也。若脉散者,不治。咳逆潮热,小柴胡加橘皮生姜汤。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