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暑症发源
暑症发源   论秋时
清 · 李识候
下载:暑症发源.txt
本书全文检索:
       嘉言以不头疼而口渴为辨春温第一义,秋湿亦然。头疼者,新感也。口渴者,伏气也。秋令时邪与春温相似而相异者,春温乃伏寒化温,自少阳而达,发于收藏之后,津液全,易汗易达。秋温乃伏暑为邪,自营分而传,发于开泄之后,津液耗,易痢易陷。春温自足经达而播及手经,秋温自手经受而传于足经。其秋凉新感,亦有全在足经,竟无伏暑者;又有伏暑由感冒触发者。只要分明伏暑、新感,但以症候显见何经,即在何经参治之,亦不据定何经应感,刻定何经额传也。疟与秋时相类而相异者,疟邪循脊,或隐阳原,或伏阴膜,浑如传舍空隙,无处交锋,至营卫气血行遇方争。争则阴阳胜复,邪正皆混;退则各分界限,气血皆清。秋时则因夏月昼受炎蒸,晚乘风露,毛窍开时,潜滋渗入。暑热露凉,舍于肌肉,积日成月,层层蕴结,秋凉风起,汗孔一收,从降令而逼入阳明,则病作矣。先见恶寒未罢,而寒势方张,乃卫与太阳之凉风一,营与阳明之伏暑蒸腾,轻于辰巳之交,重于午未之后,退则隐于阳明之半,进则蔓延各经。口渴,小便涩,其常也。或有汗无汗,或才出复热,大便或闭或溏,甚者神昏谵语,舌黑唇焦,夜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