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卫济宝书
卷上   论治
宋 · 东轩居士
下载:卫济宝书.txt
本书全文检索:
       先生问师曰:痈疽之异,何重何轻?视外得内,据形知死生,以何别之?师曰:皮肤之深,肌肉之浅,浮虚以广,或蔓延三四,游走旁注,此则痈也。曰:治之何先?曰:成者泄之,盛者疾之,攻内后外,三日成攻。此言痈成而有脓者,当针以泄之;热毒甚者,针以疾出之。曰:痈之治既闻矣,疽可得闻乎?师曰:甚哉!五脏锐毒而为疽,热蕴乎五脏而聚,气逆乎诸阳而欲越,会丹府燥,荣卫大盛而作,结乎此,根于里十之已七;毒诸外三见其一。小形坚本,锐若针足,欲触遥畏,痛心恼骨,寒热以乘,阳之证悉具,来者速泄阳会,败者急救其里,泄会言灸,救里言药。巧工如经,先时具全,未越未透,妙在揭指。针也,出皮肤曰越。
       问曰:病有至甚而生,至微而死。病证难辨,死生何从决乎?答曰:发背透膜者,死不治。此言肝脸以上。未溃肉陷,面青唇黑,便污者死。此言坏脏,便见瘀血。溃喉者不治。阴入腹者不治。入囊者死。鬓深及数者不治。谓如及寸余者。在颐后一寸三分毒锐者不治,无此者生。流注虽多,疗之必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序言
   原序
   自序
卷上
   论治
   痈疽五发
   打针法
   中脊傅贴
   骑竹马量灸法
卷下
   方法
   乳痈
   软疖
后序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