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灸膏肓腧穴法
灸膏肓腧穴法   揣顀骨定穴高下法第三
宋 · 庄绰
下载:灸膏肓腧穴法.txt
本书全文检索:
       令患人正坐,曲脊伸臂。以指揣项后脊骨,自第一顀至第五顀(更有大顀,在第一顀上宛宛陷中,非有骨也。有骨处即是第一顀,顀字《千金方》古方并作“椎”。王惟一校定《明堂经》改木旁为佳。)逐顀以墨点记之,令上下端直分明(墨点讫,便以蛤粉浥干,即免有擦动)。自第四顀至第五顀,更以蜡纸或线,比量两顀上下相去远近,摺为三分,亦以墨界脊上顀间,取第四顀下二分微多,第五顀上一分微少,用浓墨圈定,此是灸穴。相去六寸之中,以为两穴高远近之准(《千金方》谓穴近第五顀,用准望取之,故谓顀上三分之一也)。更量两顀,相去则同身寸一寸三分七厘微缩。有无大段,长短不同,以参合《甲乙经》自大顀至脊骶并二十一顀,共长三尺之法,若顀骨分明,纵有不同,穴以顀数为定。
       若以大顀至尾骶骨三尺法校之,则令其人平身正立,用劲直杖子,以地比度至脐中心截断,回杖子于背上,当脊骨中杖子尽处,即是第十四顀下,第十五顀上,当中命门穴也。又自命门穴上,以同身一寸量一尺三寸五分,即是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