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证治针经
卷二   燥
清 · 郭诚勋
下载:证治针经.txt
本书全文检索:
       燥症之因,内外须别。内由阴液之亏,外缘客气之贼,以故上燥治气,下燥治血,大抵最喜者甘柔,切忌者苦涩。津液结而为疴,辛通宜佐;精血竭而致患,血肉为良。所以滋燥养营汤,琼玉膏润肠丸,五仁汤一炁(丹,案:景岳新方有一炁丹,单用参附,与燥不合,当别是一方。考《指南》集方坎炁丹,用人乳粉、坎炁、人参、熟地、枸杞、酒酿、白蜜同丸。又一炁丹,用紫河车、人乳粉、秋石、红铅,蜜丸。二方与治燥为协。)乳饮牛羊。或用清燥救肺汤,或投复脉汤地黄饮子,皆燥症之攸赖,当因证以施方。(上约《指南案》论。)
       ●附:《医级》摘要
       服丹石而致燥,入甘草、黑豆饮于当归六黄汤;若阴竭而焦乾,加生脉散于六味汤。
       气伤而津不生,法重补中益气汤;精虚而水不布,治惟化气滋阴。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