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医家心法
正文   小儿痧证
清 · 高鼓峰
下载:医家心法.txt
本书全文检索:
       痧证即疹子,又姓瘄子。《准绳》云:痧证初起,用升麻葛根汤合泻白散,其间宜加桔梗、牛蒡子、荆芥,连翘、薄荷等,尤为至当。次日,标形颧鼻见点多者最吉,以其清阳喜上升也。第二日,葛根可去,恶其开肌腠而耗津液也。若热甚势重,前汤必合白虎,芩、粉之类,断不可少。若服药后而热愈甚者,正毒达之故也,得大汗而毒自解矣。若略见标而不见形者,此为痧毒不透,后必防疳。宜从养阴治,甘露饮主之,必多服乃效,亦从汗解,乃屡验者。
       又有一等小儿乳疹,一口可解,不必循三日九朝之说。此以清火为主,兼解可也。缘小儿禀质尚弱,神气有限,如遇粗工,不审虚实,发散过多,常致正气虚脱,而不可救者多矣。
       有痧毒痰喘甚者,虽用石膏、黄连,如水淋石,要知疹毒痰火壅结上焦之故。宜用栝蒌霜、枳壳、花粉、金沸草等,消痰清火。如夹气虚者,加人参立应。如痰上壅盛者,可用牛黄珍珠散。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