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运气学说六讲
第二讲 干支甲子
任应秋
下载:运气学说六讲.txt
本书全文检索:
       十天干,十二地支,又简称十干,十二支。《史记》称十干为十母,十二支为十二子,又简称作“干支”或“干枝”,都是相对而言的。从历史的发展看来,大概是先发明十干,再发明十二支,再发明甲子。早在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066年的殷商时期,便已经有干支甲子了。
       十天干,十二地支,又简称十干,十二支。《史记》称十干为十母,十二支为十二子 [1] ,又简称作“干支”或“干枝”,都是相对而言的。从历史的发展看来,大概是先发明十干,再发明十二支,再发明甲子。早在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066年的殷商时期,便已经有干支甲子了。十干首先被用于商王朝世系的名号,如成汤名“天乙”,他的儿子便叫“大丁”、“外丙”、“中壬”。孙子名“大甲”、“沃丁”,曾孙名“大庚”、“小甲”,一直到纣王,凡传十七代,三十三王,都是以天干命名的,纣王就名“帝辛”。后来有了十二支和甲子,随着历法的发展,便普遍被用于历法方面来了。旧史称: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