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症因脉治
卷首   论《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元 · 朱丹溪
下载:症因脉治.txt
本书全文检索:
       肿胀之原,《内经》、《金匮》辨别分悉。但其中节目,隐而未彰。前代诸贤,皆未发明,后人不察,往往以虚肿之法,施之实胀之人,实胀之法,施之虚肿之症。不知肿胀二病,皆有虚实。肿浮于外,病在经络,表也;胀满于中,病在肠胃,里也。赖许学士分明四肢肿为水,但腹胀,四肢不甚肿为胀,发《金匮》肿胀分治之旨。后丹溪书,以肿胀二症,各立一门。王宇泰以水肿胀满,分立治法,皆有至理;但胀满症中,分明虚实寒热诸条,而水肿门,未详《内经》何条是虚,何条是实,何条是胀,何条是肿,又不发明《内经》风水与《金匮》风水,各自一症,余心未慊。《灵枢·津液篇》曰:阴阳气道不清,水谷并于肠胃之中,不得渗入膀胱,则为水胀。此总论水胀之原也。《水胀篇》曰:水始起也,目窠下微肿,腹乃大。肤胀者,腹大,身尽肿,皮浓;鼓肿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大如鸡卵,稍益大,如怀子之状,月事以时下;石瘕生于胞中,子门闭塞,月事不以时下。此分论肿胀之二症也。《胀论》曰:心胀者,烦心短气;肺胀者,虚满喘咳;肝胀者,胁下满,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