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吴医汇讲
卷五   回澜论
清 · 唐大烈
下载:吴医汇讲.txt
本书全文检索:
       痘疮关系生死,非精于《内经》、《伤寒论》者不能疗,一有专门,则局量不阔,识见不广,沿流而昧其源,此道遂绝,即如建中滥觞,酿成今日之倒悬。究其变本加厉之故,因见痘初起,血有热,骇为毒火,峻用苦寒逆折,在尔时火势勃勃欲出,虽经冰伏,尚相持不下,不致入口即毙,医者遂信为用熟无碍,于是气机郁遏,红晕转深,倍增烦热,益共信为血热毒重,恣用寒凉,以误传误,其弊一也。遇真险症,即作危言,断以不治,而按日处方,尤害在手口相应,到得送终,病家不咎其手法之辣,转赞其眼力之高;医者益 自负,无复变计,断决愈精,声名鹊起,其弊二也。病家乐闻清解之说,妇妪嘈嘈,总以泻食积,降火毒为第一着,苟不迎合其意,即使收功后稍有咳嗽及痤 ,尚认为未曾解毒所致,归咎前医;其或过十余朝,诸法并穷,不得已加人参入清攻药中,为江心补漏,徒见气喘胸高,死后心头犹热,无识者益悔用补之误,视同鸩砒,时医深于世故,务求不失人情,其弊三也。刻板方治,通国皆然,稍有异同,便无声援,入附出污,显成时局,彼此互荐,方同一律,成固可以居功,败亦可告无罪,医道之行,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自序
卷一
   祷告药皇誓疏
   温证论治
   人身一小天地论
   书方宜人共识说
卷二
   日讲杂记
   《金匮》上工治未病一节辩
   辨《金匮》之
   二阳之病发心脾解
   维脉为病论治
   张、刘、李、朱后,当以薛、张、吴、喻配为八大家论
   医宜博览论
   读《伤寒补天石》、《贯珠集》二书合记
   妊娠阴脉小弱论
   读书十则(有小序)
   读书须看反面
   读书须悟对面
   读书须识正旨
   读书必须汇参
   读书须立主见
   读书必须隅反
   读书须善比例
   读书须剔错处
   读书须汰衍说
   读书须辨讹字
卷三
   石芝医话
   管见刍言
   核骨踝胫辩
   烂喉丹痧论
   脏腑受盛辩
   大温中饮炙甘草汤合论
   论柴胡
   论犀角、升麻
   辨紫茸之伪
   辨郁金之误
   大豆黄卷辩
   瘟疫赘言
   合论丹溪景岳相火大意
   升降出入说
   寸口趺阳紧脉不同论
   中腑中脏辩
卷四
   人身一小天地亦有南北两极论
   命门脉诊辩
   治肝补脾论
   四维相代,阳气乃竭解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解
   膀胱上口论
   五芩散解
   辨《素问》“浊气归心”之讹
   祖气论
   连珠
卷五
   痘毒藏脾经说
   痘出同时论
   痘由太阴转属阳明论
   题费建中《救偏琐言》
   回澜论
   葵菜预解痘毒说
   拟张令韶《伤寒直解》辨证歌
卷六
   三皇药王考
   《脉诀》正讹
   三焦论赘言
   认疫治疫要言
   趋庭杂记
   辨医书音义
   夏月忌枳说
   喜伤心恐胜喜解
   恐伤肾思胜恐解
   思伤脾怒胜思解
   怒伤肝悲胜怒解
   忧伤肺喜胜忧解
   百合病赘言
卷七
   辨脾胃升降
   气有余便是火解
   东垣景岳论相火辩
   古今元气不甚相远说
   四时皆有伤寒说
   幼科似惊非惊辩
   痘科伏毒急于闷症说
   司天运气赘言
   周身经络总诀(有小序)
卷八
   木郁达之论
   颐毒颐字辩
   方药等分解
   保护元阳说
   读《伤寒论》附记
   论白?
   烂喉痧论
   烂喉丹痧治宜论
   痧疹今昔不同,治法亦异说
   辨《活人书》妇人伤寒之说
   摄生杂话
卷九
   四大家辩
   论《医宗必读》
   论读景岳书不可专得其温补之益
   考正古方权量说
   《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辩
   申明三年中气候相乖化疫之说
卷十
   虚劳论
   读先祖保阴煎谨记
   六味地黄丸方解
   八味地黄丸方解
   司天运气征验
卷十一
   三焦说
   命门说
   阴阳常变论
   中道说
   三百九十七法考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