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中医古籍
|
中医教材
|
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
国学经典
|
中医药数据库
|
文章
|
医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前一篇
返回目录
后一篇
下载本篇txt文件
Email本页
收藏本页
吴佩衡医案
71.风湿关节痹痛
吴佩衡
下载:
吴佩衡医案.txt
本书全文检索:
田××妻,年三十余。
某年9月,患风湿痹证,右手关节疼痛发麻,自觉骨问灼热,但又见寒生畏。病已十余日,曾服四逆汤加白术、秦归等剂,未效,疼痛忽轻忽重,固着肩肘,痛甚不休。余审其病情,查其方药,此乃风寒湿邪杂合而至,阻遏经脉,阳不足以运行通利关节,不通则痛。虽应用姜附之辛温以化散寒湿,然杂以归术之壅补滋腻,犹如闭门捉寇,遂使邪气难化。因照前方去归、术加入桂枝、细辛、茯苓治之,一剂显效,二剂霍然。
附片60克 干姜15克 桂枝24克 细辛5克
茯苓24克 甘草10克
用户中心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吴佩衡简介
1.太阳伤寒表实证
2.小儿急惊风(一)
3.小儿急惊风(二)
4.小儿慢惊风
5.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
6.瘟疫病燥热内结证
7.瘟疫病阳明燥实证
8.瘟疫病阳明急下证
9.瘟疫病热盛逼阴证
10.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11.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12.瘟疫病小儿热极抽风证
13.瘟疫病狂汗
14.瘟疫病战汗
15.春温病表寒里热证
16.春温病阳明经热证
17.春温病少阴热化证
18.春温病冷水治愈案
19.暑证(一)
20.暑证(二)
21.赤痢
22.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氏杆菌性痢疾)
23.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24.秋燥
25.燥咳
26.寒疟
27.阴证误下救逆案
28.伤寒病少阴寒化证
29.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
30.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
31.伤寒病少阴阴盛格阳证
32.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
33.少阴头痛
34.少阴咽痛
35.厥阴证(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急性严重型肺脓疡)
36.胁痛(肝炎肝脏肿大疼痛)
37.阴瘅证(慢性胆汁性肝硬化)
38.肝水肿(肝硬化腹水)
39.胸痹心痛
40.脘腹痛
41.虚寒胃痛
42.呃逆
43.气虚便秘
44.痛(胆道蛔虫证)
45.咳嗽
46.痰喘咳嗽兼气虚便秘
47.哮喘
48.虚劳咳嗽
49.童子痨
50.肾水肿(慢性肾炎并腹水)
51.石淋(肾结石虚寒证型)
52.厥阴病缩睾证
53.寒闭(误服蚕砂酒引发危证)
54.经闭
55.经行血崩
56.经行血崩及口鼻出血不止
57.妊娠胎漏(先兆流产)
58.半产血崩(流产失血)
59.产后失血
60.乳痈(一)
61.乳痈(二)(乳腺炎)
62.虚火牙痛
63.牙龈出血
64.衄血(一)
65.衄血(二)
66.目赤肿痛
67.小儿目赤肿痛
68.阴疽核肿
69.丹痧证并多发性脓疽
70.痄腮(急性腮腺炎)
71.风湿关节痹痛
72.下肢瘀血阳滞疼痛(慢性血栓性静脉炎)
73.湿疹
74.脱发
75.服使君子仁呃逆治验
76.麻疹过表变证补救
77.病后体弱出麻疹变证严重
78.麻疹误服表凉药转阴证
79.麻疹危证扶阳救逆二例顺证一例
80.麻疹后转“肺炎”虚寒重证三例
81.麻疹后邪热灼肺
82.麻疹后湿热下痢
83.麻疹后阴虚阳燥
经典中医古籍
素问
灵枢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
难经
本草纲目
外台秘要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人参
丁香
黄芪
鹿茸
芦荟
菊花
百合
当归
海马
灵芝
阿胶
红花
珍珠
槟榔
天麻
山楂
白果
三七
蜂蜜
木瓜
冬虫夏草
枸杞子
蒲公英
西洋参
五味子
玫瑰花
党参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
列缺
手三里
曲池
足三里
地仓
三阴交
合谷
地机
血海
青灵
少海
肩贞
睛明
肾俞
委中
承山
涌泉
太溪
照海
劳宫
外关
阳陵泉
光明
大敦
太冲
长强
腰阳关
命门
关元
大椎
复溜
百会
飞扬
内关
药茶数据库
清宫减体茶
枇杷茶
枸杞茶
麦门冬茶
杜仲茶
续断茶
何首乌茶
生地茶
菊花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
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不能仅凭此信息购药、用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而应以其使用说明书为准,并谨遵医嘱。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 www.tcmdoc.cn 站长信箱:tcmdoc@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