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证呕而下利胸痞,与太阴吐而不利胸痞,明辨于下。吐而下利又加心痞,乃太阴寒证太阴之吐利,不发热,不出汗,胸痞不硬。今一面下利,又胸硬,又出汗发热,乃少阳之热利。利出而兼呕,乃少阳之热呕。呕无物有声而声大,吐有物无声。于少阳热呕之中,加心痞而又硬。乃少阳经逆塞心下,非寒痞也。于发热出汗呕而痞硬之中,加以下利。此热利,非寒利也。
曰少阳经病,必有口苦耳聋肋痛诸证。太阴脏病,无有口苦耳聋肋痛诸证。
寒利下如注,利时无屁,粪为灰色,一滑即下,一泻之后,精神立刻短少。热利有屁,利如喷出,粪为稀水,多有黄色,稀水之中,必难硬粒,停而又下,不觉其滑,其射皆远,泻后精神不衰,反觉松快。
寒利色灰,舌无苔而口淡。热利舌有黄苔,而口苦。阴阳不同、虚实各判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