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輗》曰:「按《金匮‧水气病篇》中有甘草麻黄汤一方,此虽亦用于里水,然亦属可疑。《金鉴》云:『“里”字当是“皮”字,岂有里水而用麻黄之理乎。』」
一男子六十余岁,患上证。余诊之,即与甘草麻黄汤服之,一夜汗出,烦闷而死。后阅《济生方》有云:「有患气促,积久不瘥,遂成水肿者,服之有效。但此药发表,于老人、虚人不可轻用。」余当弱冠,方脉未妥,逮读《济生》而大悔前非。
《橘窗书影》曰:「一人患久年哮喘,感触风寒,则必发作,不能动摇。余谕之曰:『积年沉疴,非一朝药石所能除,但可先驱其风寒,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及小青龙汤发表之,表证解,则与麻黄甘草汤。』服二三帖,喘息忽平,行动复常,得以出事。其人大喜,每自效此法而调药有效,经年后,外感稍触,喘息亦大减云。余多年苦思治哮喘,得二法:触觞风寒者主发汗,如森村氏法,为第一法。由寒冷澼饮者,与《外台》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