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诊余举隅录
诊余举隅录卷下   疟表里阴阳虚实证
清 · 陈匊生
下载:诊余举隅录.txt
本书全文检索:
       疟有中三阳者。有中三阴者。在太阳为寒疟,在阳明为热疟,在少阳为风疟,在三阴为湿疟,远者为痃疟。症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己丑冬,余居里门,及门刘子铣患疟,间日一发,人见形体瘦弱,井有盗汗,疑为虚象,与以补剂。旬余,病益剧。余诊之,面色晦浊,脉象浮紧而弦,知是表邪尚盛,治不可补,补之适助其邪,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合香苏散以疏解之,数剂即愈。丙申冬,余至天津,刘君斐然患三阴疟,已经数月,迭进疏解药,盗汗体疲,饮食减少,夜寐不安。来延余诊,脉象虚弦,知是正气亏极,阴分亦损,用补中益气汤加桂枝干姜地黄鳖甲,十数剂而治愈。以上二症,一表一里,一实一虚,表实则祛邪,里虚则补正,皆治疟常法,然又有始疟而不终于疟者,似疟而不得为疟者。壬辰冬,余客津门,周庚五观察之夫人,患疟七日,忽然神昏,气促汗多,谵语不已,来延余诊。脉虚微漏数,审是少阳客邪,袭入血室所致。用小柴胡汤去甘草、半夏,加生地,丹皮、桃仁,红花,一剂,谵语平,诸症减。再承前意加味补益之,数剂即安。其后周君谓余曰;当初诊之夕,药虽煎就,吾疑此方与疟邪不合,及既饮以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