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注解伤寒论
卷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汉·张仲景著,金·成无己注
下载:注解伤寒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
       木生于火,肝气通心,厥阴客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伤寒六七日,厥阴受病之时,为传经尽,则当入腑,胃虚客热,饥不欲食,蛔在胃中,无食则动,闻食嗅(医统本作“臭”)而出,得食吐蛔,此热在厥阴经也。若便下之,虚其胃气,厥阴木邪相乘,必吐下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经曰∶阴病见阳脉而生,浮者阳也。厥阴中风,脉微浮,为邪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