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合麻黄、桂枝、越婢三方为一方而无芍药。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碎如鸡子大一块)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此外治之法,论中无温粉方。《明理论》载白术, 本、川芎、白芷各等分,入米粉和匀扑之。无 本亦得。后人用牡蛎,麻黄根、铅粉、龙骨亦可。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太阳中风,脉浮紧,紧为阴脉,故汗不易出。发热恶寒,非恶风。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邪深热郁。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恶风乃桂枝症,误服此则汗不止,而有亡阳之象矣。立此方即垂此戒,圣人之意深矣。按此方合麻桂而用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