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六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清 · 张志聪
下载:黄帝内经素问集注.txt
本书全文检索: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按针经刺节真邪篇曰: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朦。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故曰刺家不诊。谓用针之妙。神而明之。不待诊而后知之也。按此篇无问答之辞。而曰论者。乃伯承上章。复补论刺节篇之未尽。而后人记之也。故曰长刺节论。玉师曰:诸阳之气在头。三阴之俞在背。病者言头痛。则知病在阳而取之头。病者言发寒热。则知病在阴而取之背。至如腹有积而取之腹。筋挛痛而取之筋。肌肉痛而刺其肌。骨重酸而刺及骨。皆随病取刺之法。不待诊视而后知病之所在。故曰刺家不诊听病者。言此望切之外。闻问之法也。)
       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此阳气大逆。故疾痛在头也。藏、隐也。谓隐针而藏刺之也。盖头之皮肉最薄。易至于骨。故刺至骨而无伤骨。浅之而又无伤皮。盖皮者。针之道路也。针必由皮而进。浅则伤之。深则伤骨。在浅深之间则伤肉。此言浅深在意。而头刺之更难也。能难其所难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卷三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卷四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人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五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卷六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七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八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营运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九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