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调经论》谓:“血气不和,百病乃生。”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亦可以是致病因素。据现代研究,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血瘀证广泛见于急慢性疾病的某一阶段,特别在久病和顽疾中表现得更加普遍和明显。正如《直指方·血滞》指出的:“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经多日治疗不痊,须为之调血。”李氏十分赞赏王清任“久病入络,即多瘀血”之说,并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多有体现,如他认为“糖尿病初期多为气分有热,中期以气虚为主,后期气阴两虚,多夹瘀血阻滞”。“慢性迁延性肝炎后期肝肾阴亏,多见血瘀之象”。“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胃脘痛,临床当加入活血化瘀药物,以促使血行”。现根据他临床中常用的活血化瘀方法和方药介绍如下:
(一)活血化瘀治则六法活血化瘀法具有调畅血行,活血通络,祛除瘀滞的作用,单独以血瘀为病机的瘀证,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原因或病理变化者,则需按具体情况配合其他治法才能更有效地治疗各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