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又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口能知五味矣。故口者脾之外候。凡鹅口者,口内白屑满舌,如鹅之口。此肺热而心脾为甚,故发于口也。内服沆瀣丹,外以保命散吹之。
口疮者,满口赤烂。此因胎禀本浓,养育过温,心脾积热,熏蒸于上,以成口疮。内服沆瀣丹,外以地鸡擂水搽疮上。地鸡即扁虫,人家HT 下有之。
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乃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以导赤散去小肠之热,五苓散去膀胱之热,当以二方合服。
口疮服凉药不效,乃肝脾之气不足,虚火泛上而无制。宜理中汤收其浮游之火,外以上桂末吹之。若吐泻后口中生疮,亦是虚火,理中汤。昧者以为口疮悉为实热,概用寒凉,必不救。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