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西红花的真伪鉴别
作者:王 双, 刘兴华, 董晓光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西红花
        关键词:西红花;  鉴别
        西红花(Stigma   Croci)又名番红花[1]、藏红花,为珍贵药材之一。西红花始见于《本草品汇精要》,但国外公元前五世纪克什米尔古文献中就有记载。《本草纲目》释名泊兰夫,又名撒法朗。李时珍谓:番红花出西番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元时以入食用。其附图为菊科红花。《植物名实图考》也误将西红花认为菊科的红花。西红花的来源为鸢尾科(Iridaceae)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rus L.的柱头。
西红花的成分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其中主为西红花苷,西红花苷-2、西红花苷-3、西红花苷-4、西红花二甲酯等。此外含挥发油,油中主为西红花醛,为西红花苦苷的分解产物,次为桉脑、蒎烯等。西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生新之功效,对妇女月经不调、经闭难产,以及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有较好疗效。西红花主产于西班牙、希腊、法国及苏联中亚西亚一带。我国浙江、江苏、北京等地有少量栽培。由于其产量低为名贵药材之一,所以其伪品也多,鉴别其真伪刻不容缓。西红花的商品规格为干红花和湿红花二种。湿红花:柱头红棕色,有油润光泽,细长线形,长约3 cm,基部窄向顶端渐宽,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柱头常单独存在,但有时每三个为一短花柱相联,呈三叉状,有特异香气,味微苦。干红花:为弯曲的细丝状,暗红棕色,带有黄棕色部分无光泽及油润,质轻松,余同湿红花。品质以干红花为好,湿红花以滋润有光泽、色红、黄丝少,无杂质为佳。显微鉴别:粉末为橙红色。(1)柱头碎片由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内含色素物质。柱头上缘的薄壁细胞呈长条形,密集成绒毛状,长至100 μm。外表皮细胞壁突起呈乳头状。(2)花柱碎片为长方形的薄壁细胞,排列紧密,细胞中含有小形的草酸钙方晶或簇晶。(3)导管多为环纹,细小,直径7.5~15 μm存在于花柱或柱头组织碎片内,也可见螺纹导管。(4)花粉粒极少,呈圆球形,直径约10 μm,外壁近于光滑,内含颗粒状物质。理化鉴别:(1)取本品少许置白瓷板上,滴加硫酸1滴,则出现蓝色,渐变为紫色,后变为红褐色或棕色。(2)取样品少许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逐渐扩散,小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伪劣品:(1)国外用化学纸做成番红花,外面包上一层麦粉,然后染色而成。(2)用其它花蕊仿制而成,如用金针等物切成丝状,再用颜色染红加少许油脂,初视极似真品。鉴别劣品的方法:除用显微鉴别外,还可用以下方法:(1)取样品少许放入水中,真品水现黄色,而且不会混水,水面没有油脂。若现红色,混水且水面上呈油脂,即系伪品。(2)浸入水中,真品呈现漏斗状,伪品不呈现漏斗状。(3)水浸后用针拨动,真品不易碎断,伪品易碎断。(4)掺有淀粉的伪品,用碘液1滴,即呈蓝色,真品不变色。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  250012)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