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弱视62例
作者:曹中兵, 胡卫东, 柯一琼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针药
        关键词:弱视;  针药结合
        弱视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眼病,由于视力低下,无双眼单视功能,更无完善的立体视,上学就业受到限制,影响患儿身心健康。200309~200412我们采用针刺配合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中药的方法治疗弱视62例患者,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62例(104只眼)均为门诊患者,单眼20例,双眼4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4~13岁,其中4~6岁,38例,7~8岁16例,9岁以上8例。诊断标准、分级、分类按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规定的标准判定[1],62例均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3~5 d后验光,屈光不正性66只眼,屈光参差性为24只眼,斜视性14只眼。屈光性质除2例双眼为近视散光,其余为远视:弱视分级:重度弱视16只眼,中度弱视70只眼,轻度弱视18只眼。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治疗取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风池、承泣、光明、三阴交、太溪、肝俞、肾俞,以毫针平补平泻法,1次/d,留针20 min/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可休息5~7 d。在上述穴组针刺得气后,将电极一端接风池,另一端交替接入其他各穴,电流强度与频率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穴电刺激3~5 min,同时,选耳穴:眼、目1、目2、肝、肾,找到敏感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令患者自行按压3~4穴/d,每穴3~5 min/次。
        2.2  中药治疗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为治则。选用党参、白术、茯苓、当归、丹参、川芎、陈皮、熟地、炙甘草为基本方。脾虚食滞者去熟地,加神曲、麦芽、山楂、枳壳;脾肾不足者,加枸杞、黄精、鹿茸。1剂/d,水煎服,早、晚饭后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基本痊愈矫正视力4.9。
        3.1.2  进步矫正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
        3.1.3  无效矫正视力不变或仅提高1行。
        3.2  结果不同程度弱视疗效统计见表1。
        表1  3种不同程度弱视疗效统计例程度(略)  
           4  讨论
        有实验证明[2],针刺可以使微循环的调节发生改变,表现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紧张度降低,血流量增加,使血液流入与流出通道变通畅,血液灌流和排出量增加,同时,中医认为耳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实验表明,刺激耳部能达到改善器官功能作用[3],故通过针刺与耳穴压迫可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弱视病因是源于视中枢损害[4],故以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为治则组方的党参、白术、茯苓、川芎、甘草、熟地、枸杞子既能健脾养胃,同时补肾明目,针刺与中药结合协同调节,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新建,孙志河.儿童斜视弱视与近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150.
        [2]  吕宏江,张  戳,才树森.针刺对微循环血流影响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86,5(1):26.
        [3]  赵成荣,许卿卿.耳穴压迫法治疗视神经萎缩[J].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2,10(1):19.
        [4]  阴正勤.儿童弱视的图形视网膜电图和图形诱发电位同步记录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1989,25(5):312.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