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医院制剂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
作者:简秀梅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医院
        关键词:医院制剂;  局限性
        当前,随着我国医药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深化,医药市场逐步发展和完善,医院制剂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有必要对其作重新认识。
           1  医院制剂的局限性
        1.1  品种结构上与药厂制剂重复,特色制剂很少医院制剂投资规模灵活,可选品种多,转产快,品种选择上偏重于高利润,大需求。例如大输液利润高需求量大,故较多医院都生产大输液。氧氟沙星、替硝唑等高利润品种制剂室都生产,与药厂重复,而特色制剂很少。科研力度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停留在较低药学水平上。
        1.2  生产条件、生产环境不能适应GMP要求1999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医院制剂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GMP改造并达标,不能达标者将被撤消制剂许可证。然而由于医院制剂需求量有限,而GMP建设的资金投入要求很高,若对现有的制剂室按GMP要求进行改造,建一个3 000 m2的制剂室需800~1 000万元[1]。这种高投入和低需求之间矛盾使医院制剂的GMP建设发展缓慢。
        1.3  设备利用率低,大批设备处于半工半停状态除大输液外,大部分制剂由于受需求量的限制,一次生产即可以满足长时间的需求,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人浮于事,既是投资浪费,也给其维护管理及再生产带来许多问题。
        1.4  医院制剂质量相对较低,包装粗糙医院制剂由于设备限制,达不到生产的连续性、自动化、成套化及机械化,在工艺流程、生产经验、卫生学控制上缺乏足够的手段,成品包装上投入很少,比较粗糙和简陋,这与越来越严格的《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是背道而驰的。
           2  医院制剂的发展前景
        2.1  常规制剂由药厂取代在极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中,国内医药市场日趋完善,产品种类齐全。一批大型的制药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及资产重组,实行规模化经营,已经达到GMP要求,在价格和质量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可以满足临床需要[2]。既然普通制剂在社会上可以得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医院制剂又受到需求量、生产条件的限制,在质量及市场上没有竞争力,那么常规制剂在医院制剂中萎缩是必然的,将被逐步淘汰。
        2.2  摒弃“小而全”,保留经典品种医院制剂应摒弃“小而全”,保持“小而精”。对那些常年使用,经久不衰的品种要继续保持下去,对其中的部分制剂要应用新技术使其成为疗效更高、使用更方便、不良反应更小的新制剂。医院制剂的协定方还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和空白范围,使制剂更具有规律性和普通性。同时,有效的特色制剂也是医院增加收入、提高知名度和整体医疗水平的途径。
        2.3  注重科研和创新医院制剂在药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由于直接与病人接触,对现代制剂的发展方向较为敏感。注重科研和创新,将药学、临床和生产科研三位一体,互相适应和提高,是医院制剂的优势。在实践中,应充分运用现代药剂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辅料,开发新制剂,满足临床科研需要。中药也是新制剂研究的宝库,结合中医临床,对受到病人欢迎,疗效肯定,有一定影响的协定方、古方、验方进行开发,或者进行中西药复方新制剂的开发。都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从而使医院呈现药品供应与技术开展并重的局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总之,医院制剂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和完善制剂功能,是提高医院医学水平,改变医院药学从属地位的重要手段。医院制剂在保证传统剂型供应的基础上向技术开发型发展,更好地发挥药物及药师在医疗保健的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宋炳生,周守进.医院制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药房 ,1996,7(6):259.
        [2]  潘晓春,杨洪发.我国医院制剂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J].中国药师,1999,2(3):135.
        [3]  安红梅,季  光.上海龙华医院内中药制剂调查分析及进一步开发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1(11):10.
        (中原油田总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