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抗炎止血药理作用研究
作者:岳兴如,阮耀,赵烨,王澍嵩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研究荠菜抗炎止血药理作用。方法分别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小鼠断尾出血时间(BT),小鼠血浆复钙时间(RT)的方法,ig给药,观察荠菜的抗炎止血作用。结果荠菜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能明显缩短小鼠BT及RT。结论 荠菜具有一定的抗炎止血作用,其机制涉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抗炎止血作用能部分解释荠菜生药的传统功效。
【关键词】 荠菜; 抗炎; 止血
Studies on Antiinflammatory Stypticity Effects of Capsellae bursa-pastoris
YUE Xingru, RUAN Yao, ZHAO Ye, WANG Shusong
1.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Nanyang Higher Medical College,Nanyang 473000,China;
2. Pharmaceutic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tiinflammatory stypticity effects of Capsellae brusa-pastoris.MethodsClassical experimental methods, including antiinflammatory ,bleeding time tests were conducted.ResultsCapsellae bursa-pastoris inhibited the auricular edema,exudation of abdominal blood capillaries and cotton pelletinduced auricle edema. Capsellae brusa-pastoris could obviously shorten BT and RT.ConclusionCapsellae bursa-pastoris exhibits obvious anti-inflammatory stypticity effects.
Key words:Capsellae bursapastoris; Antiinflammation; Stypticity
荠菜Capsellae brusapastoris为十字花科植物,全草入药,异名较多,河南称荠荠菜。在河南的田间、沟边、路旁均有野生,可在3~5月采收,除去枯叶杂质,洗净、晒干入药,《中华本草》记载。现四季栽培,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早在民间流传其食品妙用和药理作用较多,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栽培。
荠菜化学成分[1]有:胆碱、乙酰胆碱、荠子碱、育享宾、麦角克碱、延胡索酸等40余种。荠菜入药在我国历代本草学中均有记载,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平无毒,具有益脾明目,祛风解热,止血和胃的功效,可用于痢疾、水肿、吐血、便血、淋病、乳糜尿、月经过多、目赤疼痛等多种疾病的防治。荠菜还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华本草》对荠菜药理作用已报道有兴奋子宫、抗高血压、抗肿瘤作用,目前国内文献中尚无抗炎止血作用报道。故本研究针对荠菜进行抗炎止血作用方面实验。
1 仪器与材料
1.1 动物NIH纯种小鼠,由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为(20±2)g,健康,雌雄随机分配。
1.2 药物100%鲜荠菜水煎液(由本校药剂教研室制备),制作方法:鲜荠菜全株除去枯叶杂质、洗净,凉去表面水分,称取200 g加入1 000 ml水,置砂锅中煎到250 ml时,过滤,滤液倒入烧杯中,置恒温水浴槽中加热,滤液挥发到200 ml,冷却后放入冰箱备用。消炎痛片剂,南阳普康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2004.07.12。云南白药,云南白药集团公司生产,批号:040712。
1.3 仪器灌胃器、精密天平、754分光光度计。
2 方法与结果[2,3]
2.1 对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2.1.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NIH纯种小鼠(20±2)g 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g生理盐水10 ml/kg,荠菜水煎液组分别ig荠菜水煎液10.6,21.2,53.0 g/kg,消炎痛组 ig消炎痛0.015 g/kg,1次/d,连续4 d,于末次给药后1.5 h,用二甲苯30 μl均匀涂于小鼠右耳两侧,30 min后剪下两耳,用9 mm打孔器于两耳相同部位取下两耳片,置于精密天平上称重,计算肿胀度(肿胀度=右耳片重-左耳片重)。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荠菜水煎液21.2,53.0 g/kg能明显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 表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略)
2.1.2 对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取NIH纯种小鼠(20±2)g 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组及给药方法同2.1.1项,连续给药7 d,于末次给药后1.5 h尾iv 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 ml,10 min后ip 0.7%冰醋酸0.1 ml/10 g,20 min后脱颈椎处死动物,每只ip5 ml生理盐水,并轻揉腹部3 min,然后从腹腔内吸出腹腔冲洗液3 ml左右(冲洗液如被血液污染,则弃去不用),1 000 r/min离心5 min,用754分光光度计于590 nm波长处比色,测定吸光度(A)值。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荠菜水煎液21.2,53.0 g/kg能明显抑制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表2 对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通透性增加的影响(略)
2.1.3 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取雄性小鼠,23~28 g,麻醉后,于左、右侧腋窝皮下分别植入精密称定的10 mg消毒棉球。待小鼠苏醒后,选活动正常的模型鼠按2.1项方法分组和给药,1次/d,连续8 d(给药期间,伤口被抓破棉球脱出的样本弃去),于第9天将小鼠处死,剥离肉芽肿。以各鼠的左右干燥棉球肉芽肿重量均值表示对肉芽肿增生的影响。结果见表3。荠菜水煎液21.2,53.0 g/kg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其小剂量无明显作用。表3 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略)
2.2 止血作用
2.2.1 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BT)影响取小白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①生理盐水对照组(NS),②~④荠菜水煎液组分别ig荠菜水煎液10.6,21.2 g,53.0 g/kg,小、中、大剂量;⑤云南白药组ig云南白药0.2 g·kg-1。1次/d,连续5 d。末次给药ig后30 min,距尾尖3 mm处剪断,开始出血后,垂直放入37℃水中,使尾断端在液面下3 cm处,观察出血时间,由表4可见,荠菜水煎液10.6 g·kg-1剂量对BT影响不明显,其余两组止血作用与NS组比较能明显缩短BT,止血作用与NS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或P<0.05)。表明荠菜水煎液较大剂量有明显的止血作用。表4 对小鼠断尾出血时间(BT)影响(略)
2.2.2 对小鼠血浆复钙时间(RT)的影响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分组及给药方法同2.2.1项。各组小鼠均ig给药,1次/d,连续5 d。末次给药ig后30 min,断颈取血0.9 ml于加有0.1 ml(38 mg/ml枸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NS 0.2 ml,离心10 min(800 r/min),取上清液(无钙血浆)0.2 ml于试管中,置37℃水浴温育1 min后,加入28 mg/mlCaCl2水溶液0.2 ml,混匀后计时,1 min后每隔10 s,缓慢倾斜试管1次。观察血浆是否凝固,记录RT,结果见表5,荠菜水煎液21.2和53.0 g·kg-1中、大剂量组能明显缩短RT。表5 对小鼠血浆复钙时间(RT)的影响(略)
2.3 急性毒性实验取小鼠54只,雌雄各半(20±2)g,随机分为3组,荠菜水煎液①组53 g·kg-1,②组80 g·kg-1,③组100 g·kg-1给药;各组2次/d,连续7 d,详细记录动物反应情况。给药后第2天有大部分小鼠出现活动减少,第4天后逐渐恢复正常,无一例小鼠死亡,该实验主要观察7 d内小鼠有无死亡。实验结果说明荠菜无毒副反应,安全。荠菜水煎液用改进寇氏法测得LD50为(7.3±1.1)g/kg(P=0.95),相当干燥原生药量68.0 g·kg-1。
3 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荠菜水煎液较大剂量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对急性及慢性炎症模型均表现出明显对抗作用。所用冰醋酸致炎,主要在于冰醋酸释放出H+的局部作用,使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亢进为主要病理过程的急性炎症。荠菜水煎液亦能抑制以肉芽组织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炎症。
在本实验条件下,荠菜水煎液21.2和53.0 g·kg-1剂量ig给药,可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说明其具有止血作用;并能明显缩短RT,说明其止血作用与影响内凝血因子而促凝血有关。《中华本草》说荠菜所含的荠酸,对各种出血病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实验结果与报道相符。
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小鼠以抗炎有效量的10倍 ig给药,观察7 d小鼠全部存活;其LD50亦达有效量的5倍以上,说明荠菜毒性较低。
本实验结果为荠菜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药理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学术出版社,1996:647.
[2]陈 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06,308,378.
[3]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