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用协同增效常用典型实例的药理机理探析
作者:万多祥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230061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中西药联用; 协同配合增效; 组方; 药理作用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等各科临床实践中,都能看到医生们在下医嘱和日常治疗时,用中药配以同类西药,或西药配以同类中药(中成药),联合应用,大大地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显示了极大的优势;有时,术后或者体弱病人在抗炎同时配以滋补、调理类中药,大凡迅速地促进了病人体质的恢复。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联用中西药,故对各种组方、中西新药的成分、功效及作用机制必须首先弄清楚,而且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分析。
1 中药+西药
茵陈蒿汤与西药利胆药联用[1]。其药理作用是因为方中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作用,栀子能导湿下行,大黄能泻热逐瘀,该方也有很好的保肝护肝作用,号称治湿热黄疸的第一要方。
甘草(粉或浸膏)与氢化可的松在抗变态、抗炎反应时多同用[1]。其协同机理是甘草中含三萜皂苷类成分甘草甜素(glycyrrhizin)[2],其能抑制PGE2生成,阻止过敏活性物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释放以及抑制抗体生成等原因;而甘草甜素在体内又能进一步水解生成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而甘草次酸在结构上与皮质激素相似,能竞争性抑制皮质激素在肝内的代谢失活,从而间接提高皮质激素的血药浓度。
钩藤散常与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巯甲丙脯酸等联用[1],有利于治疗改善老年高血压病。其药理作用是:此方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作用,而方中主药钩藤所含的钩藤碱和异钩藤碱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阻滞交感神经,扩张外周血管,降低阻力,从而降血压。
芍药甘草汤等常与西药解痉类药如654-2等联用[1],提高疗效。是因为该方中白芍生用有平抑肝阳、柔肝缓急止痛作用;而方中甘草含有甘草素(liguirifigenin) [2]能降低胃肠收缩,并解除乙酰胆碱、组胺所致的肠痉挛。
香连丸、黄连、黄柏与痢特灵、四环素等联用,可增强治疗细菌性菌痢症的效果[1]。由于香连丸中;木香功能行气止痛,其成分中含有的木香内酯(costus lactone)[3]和二氢木香内酯(dihydrocostus laclone) [2]等挥发油成分能抑制链球菌、金黄与白色葡萄球菌的生成;黄连功能清热泻火解毒,其成分中小檗碱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抑制细菌糖代谢,干扰细菌蛋白生物合成;同样黄柏成分中也含有小檗碱,而同样能协同抑菌。
另外,体外实验证实还有很多中药如黄芩、大黄等都有抗菌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双黄连粉针在体外单独实验时抑菌活性较低,但配伍使用时,可使双黄连对细菌的MIC下降85%~90%[3]。
也有中药与西药抗菌药联用,能双向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人体抵抗力。如黄芪口服(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参脉针剂等都有良好的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可有效提高机体的抗菌、抗病能力,对于病原体的清除最终还是需要靠调动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3]。
2 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常含有优降糖[1]。 其中优降糖具有促进胰腺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增加胰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作用。
治疗感冒及解毒的中成药中常含有抗过敏、抗病毒及解热镇痛类成分。如三九感冒灵(冲剂或胶丸)中,有三叉苦、岗梅及金盏银盘、野菊花等中药,同时加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
此外,还有止咳平喘中成药中加麻黄碱,消化类中成药中加硫糖铝,外用中成药中加扑尔敏和盐酸普鲁卡因等等都起到很好的协同增效治疗效果,故值得加以研究借鉴并广泛合理使用于临床治疗之中。当然,同时要特别注意避忌不能中西药联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徐德生,常章富,陆丽珠,等.中药的合理应用[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6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专家委员会.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01.
[3]戴 薇,霍泳宁,王宇环. 浅谈抗生素的联合用药[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