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敬新蓉,廖皓,陈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452医院,四川 成都 61006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合并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及单用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2例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单用化疗组(对照组)及中药加化疗组(治疗组),治疗周期均为28 d,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46.34%,41.46%,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4.0,3.6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1,8.9个月; 1 年生存率分别为43.90%,3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是Ⅲ~Ⅳ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治疗组的白细胞减少( 7.31%) 、血红蛋白下降( 0%)、血小板减少(2.34%) 发生率与对照组(26.82%,19.51%,1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21.95%)。化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合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高,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良好。
【关键词】 中药 长春瑞滨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0%[2]。约80%的NSCLC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2],为全身化疗的适应证,需要有效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寻求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及降低化疗副反应是提高肺癌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将我科于2006-02~2007-02应用中药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82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无手术指征或患者拒绝手术,初次接受化疗。入选标准:①经胸部CT、组织学确诊;②有客观疗效评价依据;③能进全流或半流饮食;④无肝肾功能不全,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⑤预计生存期>3个月;⑥Karnofsky评分≥ 60分。其中男60例,女22例,年龄32~78岁,中位年龄57岁;按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3],Ⅲa 18例,Ⅲb 29例,Ⅳ35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治疗组)41例,单纯化疗组(以下称对照组)4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75例患者化疗前临床资料(略)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相同条件化疗:长春瑞滨(NVB)25 mg/m2,第1,8天,经深静脉给药;顺铂(DDP)30 mg/m2,第1~3天应用,28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若疗效评价为有效,则继续应用原方案化疗2~4周期,若无效,则换用其他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自化疗前1周至化疗结束后1周加用中药口服,基本方:生黄芪 30 g,党参 20 g,白术 15 g,云苓 20 g,黄精 20 g,女贞子 20 g,鸡血藤 20 g,阿胶(烊化)10 g,薏仁 30 g,扁豆 30 g,陈皮 15 g,半夏 10 g,生姜 6 g。随证加减。1剂/d,水煎服。对照组单用化疗,应用周期、疗程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常规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化疗后1周复查血常规,出现Ⅲ度及以上的骨髓抑制予以集落刺激因子对症治疗。根据病情予以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项目及方法
1.3.1 近期疗效观察分别于第1次化疗前及第2次化疗后进行胸部CT检查,按WHO标准[4]进行疗效评价。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为完全缓解(CR);肿瘤缩小50%以上,同时没有任何病灶的进展或新病灶的出现,至少维持4周为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至少维持4周,至少经过2个周期治疗才能评价为无变化(NC);1个或多个病灶的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为进展(PD);有效率为CR+PR,临床获益率为CR+PR+SD。
1.3.2 不良反应按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4]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及其恢复时间,肝、肾功能损害。
1.3.3 症状改善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分数(按症状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1,2,3分)分别相加总计积分变化[5]并结合EORTC QOL-LC43量表中的症状子量表[6]记分判定。治疗后积分减少≥2/3为显效;积分减少1/3~2/3为有效;积分减少<1/3或增加为无效。
1.3.4 生活质量按Karnofsky(卡氏)评分法进行评分: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增加10 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以上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小于10分者为稳定。体重变化在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增加7%为提高,下降7%为下降,增加或减少不足7%为稳定。
1.3.5 生存时间按月记录。自化疗开始至死亡或失访之日为终点。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TTP):从接受治疗开始到第1 次记录疾病进展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包SPSS 11. 0,以修正χ2及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 < 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82例患者分别完成了2~6个周期化疗,中位周期数为3周期。两组治疗后临床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比较(略)
所有病例随访至2008-06,两组随访率为100%。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TTP) (从首次记录CR或PR的时间至证实病变进展的时间)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1个月,1年生存率为43.90%;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3.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1年生存率为39.02%。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2.2 不良反应结果见表3。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比较(略)
由表3可知,治疗组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29.27%(12/41例),Ⅲ度及以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7.31%(3/41例),平均恢复时间为(5.93±5.1)d,未发生Ⅳ度白细胞减少;对照组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Ⅲ度及以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60.96%(25/41例),26.82%(11/41例),(8.32±6.9)d。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Ⅲ度及以上发生率、平均恢复时间分别46.34%(19/41例),80.48%(33/41例),0 ,19.51%(8/41例);(6.25±4.3)d,(11.68±7.9)d;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血小板下降占14.63%(6/41例),其中Ⅲ度及以上的发生率为2.43%(1/41例),平均恢复时间(10.63±6.3)d;对照组相应的发生率、平均恢复天数分别为39.02%(16/41例),12.20%(5/41例),(13.96±9.1)d,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恶心、呕吐是化疗常见的胃肠道毒性反应。对照组全部(100%)出现胃肠道反应,其中Ⅲ、Ⅳ度发生率为21.95%(9/41例),平均恢复时间为(3.44±1.4)d;明显高于治疗组[75.61%(31/41例)、0(1.69±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对照组均未发生不可逆的肝肾功能损害。因两组NVB均经深静脉给药,未见静脉炎发生。两组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
2.3 治疗后症状变化结果见表4。如表4所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痰血、呼吸困难、胸痛等方面的症状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乏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两组症状变化比较(略)
2.4 治疗后生活质量
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KPS评分治疗组提高者为39.02%(16/41例)、稳定为48.78%(20/41例);对照组相应为19.51%(8/41例)、43.90%(18/41例)。在治疗后,治疗组41.46%(17/41例)患者食欲增加,85.37%(35/41例)患者体重增加或稳定;而对照组48.78%(20/41例)食欲下降,53.66%(22/41例)体重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比较(略)
3 讨论
20 世纪90 年代逐渐出现了长春瑞滨(NVB)、多西紫杉醇(DOC)、紫杉醇(PTX)、吉西他滨(GEM) 等第3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具有疗效好和毒性低等优点,为晚期NSCLC首选药物[7]。第3代新药单药或联用优于单用最佳支持治疗;新药联合铂类两药治疗晚期NSCLC,可提高有效率而且延长生存期,并且含铂类药物的方案优于非含铂方案,三药方案无生存期优势且毒副作用较大[8]。本组以NVB+DDP联合化疗治疗82例NSCLC患者,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中位疾病进展期、1年生存率分别为46.34% vs 41.46%,9.1个月vs 8.9个月,4个月vs 3.6个月,43.90% vs 39.02%,与日本学者[9]报道NVB+PDD方案治疗NSCLC疗效相近。
古无肺癌之名,其症状类似肺积、咳嗽、息贲、咯血等。现代中医认为肺癌为正气虚损后,邪乘于肺,郁结胸中,肺气壅郁,宣降失司,积聚成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痰气瘀毒胶结久而成块所致。《杂病源流犀烛》指出:“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故肺癌是因虚而致实,因虚而致病,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为燥伤。邪毒袭肺,日久最易同时耗伤气阴。且化疗毒药属“火毒”,易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肺之通降涩滞,脾之转运无权,两者互为影响。故化疗期间要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为主,药用黄芪、茯苓、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培土生金;陈皮、半夏、生姜健脾益气,降逆止呕,理气化痰;薏苡仁、扁豆健脾渗湿;鸡血藤补血行血;女贞子、黄精、阿胶滋补肝肾 ,滋阴养血。全方共奏健脾益肾 ,益气养血的功效,能明显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起减毒作用。本研究中,治疗组的化疗Ⅲ度及以上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36例(87.80%)食欲增加或稳定,17例(41.46%)体重增加,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故我们认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是治疗晚期NSCLC较好的方案,疗效较高,与中药合用,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良好,且较为经济,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治疗方法。同时,我们注意到,尽管化疗联合中药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较单用化疗组有增高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研究纳入例数较少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ayman NA, Blackhall F, Jain P, et al. Management of unresectable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combined-modality therapy: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reatment [J]. Clin Lung Cancer. 2008 Mar;9(2):92.
[2]Molina JR, Yang P, Cassivi SD, et a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J]. Mayo Clin Proc. 2008,83(5):584.
[3]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in Oncolog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ision 2,2007.
[4]孙燕,石远凯. 内科肿瘤学,第5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42,161.
[5]林洪生,李树奇,朴炳奎. 中国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评价方法[J]. 中国肿瘤, 2000, 9(8): 354.
[6]万崇华. 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225.
[7]Bunn PA Jr, Thatcher N.Systemic treatment for advanced (stage IIIb/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re treatment options; more things to consider. Conclusion[J]. ncologist. 2008,13 Suppl 1:37.
[8]Raez L E, Lilenbaum R. New developments i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urr Opin Oncol,2006, 18( 2) : 156.
[9]Mori K, Kamiyama Y, Kondo T, et al. Phase II study of the combination of vinorelbine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4,53(2):129.